當然,他們都知道自己是在為誰辦事。
北鎮撫司因有了這樣一批“狠人”的加入,無論辦事手段,還是遵行皇命的力度上,都是今非昔比。
在朱由校的默然注視下,錦衣衛與東廠的爭斗,依舊在繼續。
這回傅應星與許顯純之間的明爭暗斗,因魏忠賢沒有插手,居然是傅應星落入下風。
東廠不得不將查抄葉府這么肥的美缺,拱手讓給了北鎮撫司,據說傅應星是氣急敗壞,但無可奈何。
但許顯純也將外地緝拿葉氏遠親的差事還給東廠,算是給傅應星留了些臉面,起碼兩人在明面上還算和睦。
錦衣衛和東廠分別動手,先殺的,是葉向高于京師的親族一百八十六人。
那日市井傳聞,京師遍地哀鴻,許顯純更是親自領隊,將葉府圍得水泄不通。
當錦衣衛將葉府族人抓出門時,滿街都聚滿了一臉義憤填膺的士子,更于永定門外,爆發了一場破壞街市秩序的“游行示威”。
這場戲劇性的所謂游行,很快就張維賢率兵撲滅,還順勢殺了二百余名鬧事士子。
士子們低估了朱由校這次動手的力度和決心,勇衛營及通州三衛兵馬枕戈待旦,只要一聲令下,他們會毫不遲疑地動手。
親征之后,這些隨征的士兵們對朱由校極為信任,皇帝的一道圣諭,在他們眼中,勝過士子們的萬語千言。
士兵造成的肅殺感,還有皇帝在這件事上不容反抗的態度,很大程度影響了士子們接下來的動作。
在永定門流血事件后,起碼接下來幾日,京師都沒有發生過士子的大規模聚眾、游行。
這更加讓朱由校堅定了拳頭即唯一真理的想法。
葉向高死后,韓鑛繼為首輔,雖然這位老爺也是東林元勛之一,這一次,魏忠賢倒沒從中阻攔。
因為他也知道,韓鑛和葉向高一樣,不得皇帝信任,就算上來了,也就是個傀儡。
許顯純做事很有意思,比較有創新,一天就能殺完的人,他足足殺了五天。
還不只在一個地方殺,專到東林臣子的家門口去殺,殺了以后又要把人頭懸于梁上。
聽到門外人的慘叫,還有向自己的求救聲,那五日,韓鑛與所有東林臣子不約而同的失眠了。
做了這個首輔,他實在高興不起來。
做到這個位置上的都是人精,韓鑛從葉向高如今的下場上,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未來。
他想要這樣的未來嗎?
名節是有了,全家都死翹翹了,就連躲在深山老林里的遠親都被憤怒的東廠找出來泄恨。
首輔這個位置,除了皇帝,對哪個黨派都是極為敏感、舉足輕重。
按東林的設想,做了首輔,就不能讓皇帝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因為皇帝往往昏聵,需要他們這些魏征來警醒自察。
至于魏忠賢,沒在這事上過多干預,也是有他自己的考量。
皇帝殺了葉向高,當時魏忠賢沒在場,僅憑周圍人口述,很難判斷是一時龍興,還是早有醞釀。
故而,魏忠賢沒有輕舉妄動。
葉向高死后,朱由校特意關注了魏忠賢的動靜,但很奇怪,老魏沒有任何高興的樣子,好像這事沒有發生一樣。
聽見消息,朱由校也是冷笑。
這朝廷里里外外,包括自己這個皇帝在內,一個個都是戲精,老實人若上了朝堂,下場比葉向高也好不到哪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