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林黨在提拔自己人這一塊,還用別人教?
平衡朝局這種事,煩得很,卻也不能不做,往往一個官員的升遷,就可能打破這個平衡。
做皇帝的,就要隨時添人進來,讓局面繼續平衡。
山東賑災那塊,到這個月底,應該也就處理的差不多了,到時候擬一批人選上來。
這次賑災,溫體仁、楊嗣昌這種有用的要升,起反作用的要撤,那些表現平庸,但不乏亮點的,可以留著,以觀后效。
反正,山東整個省的文官武將,這次都要重新洗牌,朝廷上也要注入新鮮血液。
放下這份題本,撿起另外一份,朱由校整個眼睛倏地亮了起來,這份上寫的沒別的事,是捷報。
毛文龍在朝鮮,起先還與阿敏互有勝負。
后來朝鮮方面反應過來,意識到這是短期內大明能援助最近的一支兵馬,便空前團結,各路朝軍紛紛馳援。
天啟二年三月,毛文龍在義州擊潰少量留守后金軍,輕易收服了支離破碎的義州全境。
在這之后,毛文龍與令養子毛承祿偏師出擊,詐敗吸引阿敏部主力前往皮島,自率東江軍主力設伏島外。
阿敏率奴兵窮追不舍,毛承祿不敢戀戰,連退而回。
東江軍埋伏林中,待深夜時,忽然銳炮齊發,打死路過奴賊無數,而后毛文龍又親自搖旗吶喊,一戰擊潰后金軍主力。
阿敏大喪士馬,無以在朝鮮立足,加之奴兒哈赤已經自沈陽返回赫圖阿拉,聽見老奴傳令,只好率部退回。
擊退阿敏后,東江軍接受了朝鮮軍隊贈予的物資,返回東江島,毛文龍整飭軍備,編制殘兵,自不必多提。
值得一提的是,擊退阿敏后,除朝鮮方面贈予東江軍物資答謝外,登萊巡撫袁可立也數派水軍出海前往皮島。
登萊水軍前后三次,共為東江軍輸送了一千五百桿三眼鐵銃,上好刀槍各一千把,鎧甲兩千余副的軍需物資。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現在的東江軍就像個時而有飯吃,時而沒飯吃的流浪漢,有家不能回。
來自遙遠朝廷的堅定支持,讓他們繼續打定決心,在孤懸海外的皮島,安家落戶。
“傳旨,東江軍奉旨援朝,擊潰后金,彰顯我朝國威,照例敘功,不得有誤。”
“這事,交給都監府去辦!”
以往來說,敘功升遷的事,應該是吏部管文,兵部主武,現在交給都監府,又是一個新的風向。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莫非本朝日后給文官武將敘功升遷的權利,這個都監府也要分一杯羹?
聽見消息的人,都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這個消息,對東江軍來說,卻是一個再好不過的消息,遙遠京師的兵部文官,他們實在太過陌生。
都監府的兵監們,許多也曾在皮島待過,彼此之間,顯然更加了解、信任。
這些兵監都是王體乾精挑細選出來,早已成了東江軍與皇帝之間溝通的一條特別渠道。
都監府負責敘功,這更讓他們放心。
朝鮮問題解決,山東大震也在收尾,看起來,事情在繼續朝好的方向發展。
可是下幾條章奏,卻讓朱由校臉上的笑容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