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湯若望每天確實是從早到晚忙個不了,不是布道施洗,領著教徒們做禮拜,就是去教堂傳教,連到欽天監當差的功夫都沒了。”
“一個傳教的,頂多做個欽天監的活兒,他怎么比爺還忙呢?”
朱由校聽了這話,略微沉吟道:“你是說,這湯若望在朕的宮廷里頭傳教,發展了一批天主教信徒?”
魏忠賢不懂皇帝話里那天主教是什么意思,但大致意思聽得明白,忙點頭道:“爺,不是老奴心眼小,老奴是擔心,這湯若望在謀劃著什么別的事。”
“不知是內監各局各司,就連老奴的東廠,都有許多人受洗入天主教,老奴不得不為陛下擔憂啊!”
朱由校沉思起來,看來是有些重視。
其實倒不是因為魏忠賢話里頭說的湯若望有陰謀,朱由校在后世的時候就知道,湯若望這個人,就是正兒八經的在傳教。
可后世的也已經有相關的記載,這批傳教士的目的不如湯若望一樣單純。
他們的確不是單純來傳教的,這批傳教士來大明,是帶著重振羅馬教廷和自家國王征服東方的愿景來的。
起先葡萄牙的想法很簡單,他們認為東方比較落后,可以直接武力征服,再不濟也可以迫使其開放通商。
與東方通商的歐洲國家,會得到很強力的加成buff。
這批傳教士過來以后,其實很快傳就向葡萄牙和羅馬教廷傳回消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主教金尼閣聲稱大明遠不是他們印象中愚昧落后的古老文明,想要武力征服大明,這實在是不太可能。
據此,羅馬教廷和葡萄牙只好放棄了武力征服的想法。
加上大明同荷蘭海戰勝利的消息隨著大航海飛速傳遍歐洲,葡萄牙更加頭上冒汗,不敢再輕視來自于東方的古老帝國。
可他們卻也沒有放棄征服東方的夢想,葡萄牙國王和教皇聯合,決定使用懷柔政策,對大明溫火慢燉。
一方面,在大明傳教可以增長羅馬教廷和耶穌會的聲望,對教皇和葡萄牙來說都是好事。
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傳教進一步了解大明真正的情況到底是什么樣。
反正無論通商、傳教,還是一些什么別的,這些傳教士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自己國家還有教廷的利益。
有些事情當下看不出來,但如果從后世的角度去回溯,卻又顯得清晰易懂。
朱由校根本不擔心天主教會在大明境內會傳播成西方那樣的地步,因為歷史事實證明,就算朝廷不干預耶穌會的傳教,他們最終也會失敗。
你傳任你傳,百姓信了算朕輸。
朱由校想的,是要利用這一點給大明搞點好處,畢竟我讓你傳教,你不付出點什么,這也說不過去。
更何況這幫傳教士沒幾個是真喜歡東方,葡萄牙和羅馬教廷想在大明這搞好處回去自己發展,這可以。
朱由校要的也很簡單,你想發展,我也要發展,我的發展需求比你一點不小,所以就給你兩個選擇。
要么凈身出戶滾出大明,要么兩家合作,一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