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
六人很快就聊到一起,同行在一起,有說有笑,根本沒有往日間宰塞三人在八旗將領面前的唯唯諾諾。
說實在的,這種感覺連永謝布和以兒鄧都覺得舒心,為大明辦事,的確比給女真當走狗要強多了。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六人很快便來到一個路口,分道揚鑣前互相抱拳致意,宰塞這才是快步趕到刑場。
看著這三個蒙古人的身影,游擊將軍笑了笑,道:“走吧,軍器司新到了一批盔甲,我們還要去試試到底怎么樣。”
一名千總聞言很興奮:“自陛下繼位,弟兄們的軍餉不僅沒有拖欠,還水漲船高了!“
另外千總也大搖大擺走在路上,高聲笑道:
“每次作戰,我等又能憑敵軍的人頭換賞銀,換軍功,兵械盔甲幾乎年年都有新發,這日子,舒坦哪!”
宰塞覺得一定要看一次行刑,才算不枉此行。
高大的臺子一側貼著順天府衙門的告示,上面還有天啟皇帝批下的諭旨,有《京報》司的人員在免費發放定量報紙。
很多人都在爭相圍看,臺子周圍全是披甲持銳的甲兵在守備,更有一名面色嚴肅的參將坐鎮,單手按著雁翅刀,正與監斬官一句句說著什么。
宰塞現在對大明的兵持有很高的敬畏,根本不敢仗著自己人高馬大就硬擠,只能是在下面盡量伸頭去看。
和他一樣,永謝布和以兒鄧也都全無在自己部落中的蠻橫無禮,在大明京師得格外老實巴交。
這時,正聽刑部官員持著一份公文站于高臺之上,朗聲宣讀:
“……貪贓枉法,朝廷屢有嚴律禁止,科場為取士大典,關系最重,系各省觀瞻,豈可恣意貪墨徇私!”
“此回所審,受賄、用賄、過付、兜售試題種種情實,均系人贓并獲,其等目無王法,若不重加懲處,何以警戒來茲?”
“主審官顧大章,同考官李元胤、鄭我樸等十七人,并新科進士李之令、鄔作林、田昶等二十二人,懼著立斬!”
“主審同考命官,皆抄沒家產,查封名屬田地,父母、兄弟、妻子俱流徙邊疆,充軍戍邊,子孫后世,永不敘用為官!”
“參與此回舞弊者,核查有八十六人,無論舉人、進士、貢生、監生等,盡革功名,永世及子孫三代不得敘用!”
“都察院左都御史劉宗周、國子監博士蔡元嘉、大理寺右評事張存仁等二十六人,知情不報,貪贓受賄,俱著革職,子孫五世之內,不再敘用!”
“……”
聽到這里,為官人群中猛然間爆發出一陣歡呼聲。
“好!”
“陛下圣明啊!!”
“貪官污吏們,爾等若再貪贓徇私,且看看這回得的上好報應!”
宰塞聽到這里,便就不再細聽,他已經明白此回明朝之中到底發生了何事,連他一個蒙古人也看得出來,這件事的確影響不小。
太陽緩緩落下,很快來到黃昏。
聲聲長鑼響起,嗚嗚咽咽的長鳴從紫禁城傳來,棋牌街兩旁人頭攢動,京軍將士不敢懈怠,站崗值哨,隨著人流一直鋪到永定門外。
“來了!來了!”
不知是誰,幸災樂禍地喊了一聲,一下子引爆了震天的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