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一出,消息越傳越快,數萬名看熱鬧的人,一會兒伸長了脖子向北張望,一會兒又互相大聲傳告著。
“來了,來了!”
監斬官站起來,望向北方。
街道上漸漸被清開一條通路,后方人群一陣騷亂,但很快就安靜下來,只見一隊手持砍刀的劊子手自街上而來,很快站在高臺上每個人犯的背后。
然后,便是眾多衙役護送的囚車,前前后后,足有幾十輛。
觀看的人群一時擁擠,有對人犯們破口大罵,扔爛菜葉、臭雞蛋的,也有指手畫腳,亂嚷亂叫的。
很多人都在討論,這里邊哪一個是那位東林名士,此回會試的主考官顧大章,誰又是該死的李之令。
“這里頭有論罪死幾遍也不夠的,也有幾個倒霉的。”
聽百姓談論,以兒鄧笑問:“這群人不是貪贓枉法的人嗎,為什么又說他們倒霉?”
聞言,永謝布和宰賽也都轉頭看過去。
宰賽冷笑一聲,道:“沒想到你還會對大明的‘家事’感興趣,在泰寧的時候,要不是沒有那三十萬賞銀,你還會出兵?”
以兒鄧也回以冷笑,無所謂道:
“當時是當時,現在是現在,結果就是我還是出兵了。宰賽,你未免管的有些太寬了吧,真把你當明國皇帝的心腹了?”
宰賽呵呵一聲,沒有作聲。
那百姓顯然注意力不在這邊,就算聽見了,怕也聽不明白這三位說的出兵不出兵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踮起腳尖,邊看邊道:
“這你們就有所不知了吧,我聽傳聞說,有幾個官兒只是跟著附和一番,沒有檢舉揭發而已,本身沒落幾個錢,只當個順水人情。”
“沒想到這次事情鬧得太大,驚動了陛下,最后都以知情不報一同正法,你說倒霉不倒霉。”
“擱在往日,這個罪名頂了天也就是個罰俸的罪過。”
這時候,一名擔夫問道:“我數了數,怎么囚車比告示上說的少了一輛,那個人呢,放了,還是逃了?”
有那嘴快又想表現的,直接張嘴解釋出來。
“沒來的是個新科進士,他聰明,不必挨這一刀,落個身首異處,聽說關押在刑部大牢的時候撞墻自盡了。”
正這時候,宰塞對接下來砍頭的環節失去了興趣,而且也不愿意在這繼續擠,問了永謝布和以兒鄧的意見,打算直接去面圣。
據他們估計,這次明國皇帝召見三人覲見,有很大情況是要宣布大事。
好不容易鉆出人群,稍微松快一些,還沒來得及歇歇腳,就聽見后面又是一陣騷動。
宰塞沒有去看,永謝布轉身看了,然后轉過頭來大聲笑道:
“砍頭了,那個東林名士的腦袋已經落地了,連同幾個同考官也都是一刀,這明國皇帝年齡雖然不大,行事竟然如此狠辣。”
“了不得,了不得呀!”
聽他這話說完,以兒鄧還是禁不住轉頭抬起腳望了一眼,正看見第二批士子的人頭落地,鮮血淋漓。
他也倒吸了一口涼氣,這幫行人百姓見了這等場景不僅不害怕,反而顯得如此興奮。
現在,他更加堅定靠在樹下好乘涼的心了。
......
晚膳之后,按照慣例,朱由校去向劉太妃請安。
這天朱由校心情很好,請安后也就多在慈寧宮里多待了一會兒,劉太妃正好也和皇帝說一說今日后宮發生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