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這樣的官軍,一接觸就毫無懸念的擊潰了亂民。
沒辦法,刀槍盔甲和軍械火器,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
大多數時候,一次炮擊、一輪齊射,甚至是一個沖鋒,戰斗就結束了。
天雄軍有五百數量的騎兵隊,盧象升一下令,官軍的騎兵便就追在亂民的后面,大肆砍殺。
盧象升練兵講究個軍令如山,軍規十分嚴格,況且天雄軍也并非是本地兵馬,這等于是白送的軍功,打起來不會有人留什么情面。
很快,戰場算不得什么戰斗的戰斗結束了。
這是在青州的最后一場戰斗。
自二月中旬奉旨南下,天雄軍進入山東,先后在蒙陰、安東衛、諸城、樂安、沂水、壽光、樂安七戰七捷,半個月之內就平定了青州府。
......
戰后,天雄軍正在清掃戰場,清點繳獲。
實際上也沒什么好清掃的,對方都是亂民,軍械裝備不可能比官軍好。
實際上官兵大部分需要做的,只是割下首級封驗為功,然后妥善安置被殺的亂民尸體,以免形成瘟疫。
......
(以下非原文,原文二十分鐘后更新,到時候刷新。)
開封城南迎恩門,無數百姓翹首以盼,朱由樺也在其中。
遠遠而來一批約十數人的馬隊,人數雖然不多,但卻旌旗遍布,衣甲鮮明,除中間的傅字大纛外,兩側各又打起兩面大旗。
左側:“奉旨總督陜西三邊”
右側:“欽命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
傅宗龍馬隊之后,又有一員大將橫戈躍馬,身后兵士舉起號旗大步而行。
左側:“總督京營戎政”
右側:“掌印中軍都督府英國公”
京營總督馬隊之后,才是跟著兩千余名京軍,兩側京軍人人都端著比總督旗號稍低些的旗幟,上都只書一字。
前方走著的,為奮﹑耀﹑練﹑顯四武營,中間的是敢﹑果﹑效﹑鼓四勇營,負責殿后的則是立﹑伸﹑揚﹑振四威營。
眾京軍頭戴云翼盔,披掛大紅色深甲,腳上踏著黑紅色牛皮靴,靴子的一側,還都插著官制小刀,從頭到腳都與地方官兵截然不同。
他們個個雄赳赳氣昂昂,手里提著長槍,腰間挎著銀光閃閃的戰刀,打眼一瞧,正是京軍三大營之一的五軍營。
五軍營,這是一支擁有傳奇般戰績的王牌軍。
看著這些京軍身上的裝備和氣勢,再看看自己的部下,王紹禹第一次感到了羞愧。
逼近的馬蹄聲在迎恩門下精準地停了下來,只見幾個行伍出身的漢子翻身下馬,整肅的站成了一排。
新任的三邊總督傅宗龍看著城下恭候多時的開封城文武,翻身下馬,上前幾步。
“末將河南總兵王紹禹,見過總督大人!”
“下官河南巡撫高名衡,參見傅總督。”
“快快請起。”傅宗龍彎身下去,道:“本督初來乍到,還需要各位同僚的幫助,才能不負皇上厚望,平定流寇。”
“總督請,下官已在官邸設宴,為大人接風!”高名衡上前說道。
傅宗龍笑道:“接風宴就不必了,本督此來,見沿途田園荒廢,民不聊生,那些虎狼一樣的官差還在到處捉人,連老弱俱都難免。”
“朝廷屢次賑災,遍地饑民依舊無以為食,餓殍遍野,本督又豈敢茍且偷安?”
言罷,傅宗龍旁若無人般走進了開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