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廷弼說什么!”
乾清宮,朱由校抬起頭問道:“今年內都出不了關,起碼要等到明年開化,大軍才能出關?”
“他到底想要干什么?”
熊廷弼傳給皇太極的消息,有真有假。
這次調兵的規模,在有明一代上屬于僅次于永樂五征蒙古和萬歷三大征,不僅有范文程估計的陜西、山西和山東三省。
甚至于,還要囊括了江南大部分的地區,以及湖廣、河南等地,這是一次大規模的調兵行動。
朱由校原打算直接一鼓作氣解決建奴,順手,把各地的衛所都給梳理一遍,江南不需要出兵,這次調兵的主要目的就是輪防換駐。
至于說朱燮元帶出去的中原衛所軍,就是各地的刺頭將領,朱由校打算讓他們出關送了,留著也是禍害。
現在情勢不比八年前剛繼位了,全天下都在盼著這樣一場大勝。
可熊廷弼說什么,直接上奏說建議在明年七月份大軍開拔、出關!
這是什么概念,朱由校立馬就想做的事,要再等一年,到時候什么情勢,誰知道!
“爺,熊總督既然如此說,便是遼事仍有不可為,明知不可而為之,斷不能如此行事啊。”
王朝輔一旁研磨,一邊小心說道。
朱由校靠在九龍御座上,冷哼道:“這個熊廷弼,到底在打著什么算盤,動靜鬧的打雷似的大,轉眼就給朕上奏,說等到明年七月份出關。”
“具體想要做什么,他這個奏疏上是只字未提,他隱瞞那些部將朕能理解,可難道他連朕都信不過嗎?”
“什么計劃不能和朕說的,這讓叫朕如何繼續信他?”
說著,朱由校怒從心來,將熊廷弼的奏疏直接扔到地上。
王朝輔彎腰建起來,恭恭敬敬又放了回去,“爺,話不能這么說,熊總督鎮遼二十余載,遼事到了如今的情況,功不可沒。”
“知道、知道,朕都知道。”朱由校回答得有些不耐煩,道理其實都懂,就是氣不過,這口氣緩不過去。
這個熊廷弼,情商居然這么低!
自己如此信任他,八年來,幾乎是從不過問遼事,遇到困難,也是第一個幫助解決。
可他呢?有計劃居然連自己這個皇帝都不和盤托出!
難道他還怕皇宮里有皇太極的細作嗎?
“罷了,罷了,他想怎么做,就讓他怎么做吧,留下一屁股爛攤子,還得朕替他收。”
朱由校忽然就想明白了,無奈的笑了笑。
也就是咱穿過來了,在位的要是朱由檢那個小可愛,這件事熊廷弼就要被猜忌,迫死也就是早晚的事。
這種性格,也不外乎這貨能有歷史上那個凄慘的結局。
要不是朱由校知道他絕對忠心,且有能力,這件事還真不能輕易就這么過去,畢竟有什么計劃連當今皇帝都不能告訴的?
現在朱由校要想的是,熊廷弼完全不顧及其余各地兵馬已經調動,上奏不能進兵給自己留下來的爛攤子。
“熊廷弼啊熊廷弼,怎么就沒有半點長進呢,什么時候能讓朕省省心啊?”朱由校俯身下去,撿起了一堆奏疏,搖頭自語:
“你看看,這些又都是彈劾你的,沒有朕在,十個你都死了。”
第二天,皇極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