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埃納雷斯攻下炮壘的同時,由萊昂·弗朗索瓦指揮的圖恩大軍主力已經展開陣型,與進攻鷹角南城墻的禁衛軍團交戰。
當然,說是指揮,實際上所有命令都是由埃納雷斯親自下達并且安排好的,各部的指揮官和騎士們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向前推進,保持住進攻勢頭即可。
小萊昂唯一的工作就是站在那面用金色流蘇裝飾,巨大無比的紅色荊棘花旗幟下,讓一萬八千名圖恩士兵隨時隨地都能看見他的身影。
在他面前,一萬圖恩軍正分作五路,爭先恐后的撲向鷹角城外被伊瑟爾精靈們控制的陣地;被滯留在陣地負責“原地固守,靜待戰機”的三千伊瑟爾精靈們完全不負厚望——還沒等圖恩大軍沖上來,他們就在從身后襲來的數炮擊下全線崩潰了。
頂著炸點進攻的圖恩線列步兵們幾乎一槍未放就接管了陣地,緊跟著潰敗步兵身后向前進攻。
也許是因為夾道之戰前車之鑒的緣故,察覺到后備兵潰敗,自己即將腹背受敵的伊瑟爾精靈們這一輪反應十分迅速;各部隊的指揮官第一時間率領自己的部隊和旗幟收攏潰兵,重整隊列,嘗試阻擊身后圖恩人的進攻。
但問題在于,這將近八千伊瑟爾精靈要面對的不僅僅是一個方向的進攻…在重新穩定了防線之后,路易·貝爾納立刻動員擲彈兵團和臨近的幾個步兵團,趁著伊瑟爾精靈因為圖恩大軍背刺,陣線大亂的機會發動了反沖鋒。
盡管這一輪進攻并未能奪回丟失的陣地,但依然消滅了幾支倉促間毫無防備的精靈連隊;幾分鐘前還被打得連連后退的兩千多克洛維軍,此刻卻反過來,給本就像沒頭蒼蠅似的伊瑟爾精靈一記狠狠的悶棍。
而圖恩人當然不會放過這個難得機會,迅速殲滅了陣地上還未潰敗的小股敵人,保持著和精靈們無二的緊密隊列,以徐進射擊的姿態快速推進。
如果從高空俯瞰的話,展開的圖恩大軍就像不斷推進的鐵砧;而依托鷹角城炮擊掩護的羅曼中校就像瘋狂掄舞的鐵錘,歇斯底里的將幾千伊瑟爾精靈砸在滿是釘刺的砧板上。
被夾在中間,沖不過去也逃不出去的伊瑟爾精靈們,終于意識到了一個幾分鐘前他們就該明白的可怕局面。
他們被包圍了!
進攻鷹角城南城墻的伊瑟爾足有八千,裝備精良,甚至擁有不少隨軍攜帶和從南部軍團陣地繳獲的輕型火炮…這樣的兵力和火力,不要說地形復雜的鷹角城,就是在平原上遭到多面圍攻,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
但他們沒有無視圖恩援軍,猛攻鷹角城;也沒有再夾道遇襲的第一時間救援,或者向右翼炮壘轉移,而是在眼前的勝利和路易·貝爾納救援的命令間猶豫不決,制定了一個看起來特別完美的“后備兵原地固守,主力繼續進攻”的計劃。
而就是這個“完美的計劃”,成了八千伊瑟爾精靈的最后一道絞索。
而隨著越來越多圖恩軍隊投入戰斗,原本的“鐵砧”也變成了數十個瘋狂的“鐵錘”……陣線展開的圖恩士兵們以連為單位,開始在伊瑟爾精靈軍中瘋狂穿插;許多剛組織的起來防線還未展開,就在兩面夾攻下像黃油般被撕開。
面對著“圖恩—克洛維”山呼海嘯般的攻勢,被秩序之環信仰加持下的伊瑟爾精靈面無血色,踩著同伴們的尸骨,在炮彈爆炸和震耳欲聾的排槍聲中硬頂著陣線;但不斷被擊潰的陣線無情的一次又一次敲砸著還在抵抗的士兵們內心,令士氣不可阻擋的滑向低谷。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盡管整個伊瑟爾精靈軍正在不斷丟失陣地,但指揮系統始終保存完好,并沒有像南線夾道的五千守軍那樣,僅僅是一輪背沖就全線潰散…哪怕不斷被包夾,穿插,依然沒有完全喪失戰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