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徒歷一百年的六月,對卡林迪亞人而言是一個充滿黑暗的月份。
短短不到三十天的時間,他們先后經歷了七城同盟崩潰,瀚土秩序瓦解,伊瑟爾精靈大潰敗,遠洋艦隊叛變,克洛維入侵,艾登反叛……
曾經富饒無比的卡林迪亞,眼下航運線路斷絕,陸路貿易只剩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的領地被曾經的盟友蹂躪的只剩一片焦土,三分之二的領地現在是圖恩—克洛維聯合占領區。
就連他們的驕傲,偉大的卡林迪亞港,全瀚土首屈一指的城市,如今也成了風暴師的兵營。
為了確保卡林迪亞港的繁榮與穩定——實際是為了徹底控制城市,方便割韭菜——安森·巴赫采取了少校法比安的建議,將風暴師拆成兩部分,對卡林迪亞港分區控制和占領。
這實際上就是曾經的“近衛軍模式”,核心主力軍駐扎燈塔宮,震懾卡林迪亞議會;剩余部隊以連為單位,在城內各個主要干道和社區建立兵站,監視全城。
與此同時,風暴師再從城內酒館和貧民窟內招募三千人的“卡林迪亞團”——只發給他們最簡單的武器和最低限度的彈藥,讓他們打著克洛維的旗幟在街道上巡邏。
這么做的好處是風暴師能用最低的成本和人力,控制一個人口以萬為單位的大城市,而且有“卡林迪亞團”夾在中間,風暴師無需和城內市民爆發直接沖突,出了問題也能以調停人的身份和解。
壞處則就和曾經的近衛軍一樣,這種控制力非常的不穩定了,只能是臨時應急的手段,一旦風暴師離開,城市就會立刻失去控制…但的確符合眼下安森的需要。
并且就算這種手段真的很低級,那也是對克洛維人,或者說出身克洛維城的軍官而言的;對于軍事戰術極其落后的瀚土,簡單粗暴的“近衛軍模式”都已經很高級的玩法了。
軍事水準還停留在封建級別的他們怎么也不明白,為什么克洛維人能這么輕松的將軍隊隨意拆分組合,還能讓軍隊保持紀律并且服從命令的?
但無論是因為什么,在看到風暴師僅用三天時間就完成了對卡林迪亞港的控制后,卡林迪亞貴族們終于心不甘情不愿的低頭認栽了。
當然,立刻要卡林迪亞拿出一百八十萬金幣并不現實也不可能,但八十萬金幣還是沒問題的。
小書記官的羽毛筆在賬本上輕輕一劃,卡林迪亞的國庫里就只剩下哭泣的老鼠了。
至于剩下的一百萬該怎么解決,“不值一提的”艾倫·道恩也給卡林迪亞議會提出了一個聽上去很好很優秀的解決辦法。
那就是打欠條。
并不是卡林迪亞人給風暴師欠條,而是正好相反,是風暴師記欠條,然后將欠條交給瀚土大教堂的總主教,再由總主教找卡林迪亞議會要賬——直至要滿一百萬金幣為止。
當然,事關一百萬金幣,即便對教會而言也絕不是什么小數目,更不可能無緣無故的為卡林迪亞擔保——哪怕雙方的關系真的很好——沒有抵押物是絕對不行的。
于是非常好說話的瀚土總主教提出了一個特別“慷慨”的建議:燈塔宮和卡林迪亞港的港口。
如果卡林迪亞議會無法按期兌現這一百萬的欠條,那么就從卡林迪亞港每年收入的二分之一收入來抵押抽成。
如果港口年收入無法填補窟窿,那么教會將無條件擁有燈塔宮的“暫時所有權”,每一個卡林迪亞議會內擁有官職和席位的家族,就要按身份和職務大小交給大教堂一筆錢,作為“租用燈塔宮”的“租金”。
這是為了保證極其擅長**和漂沒的卡林迪亞議會,絕對不會賴賬不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