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難得空閑的楊云夫婦,在吳王府中逗著兒子楊健。這小家伙已經六歲多了,跟大多數小孩子一樣,不喜歡讀書,但卻對騎馬射箭很感興趣。
這時候楊云正帶著這小家伙,指導他射箭,這小家伙還挺不錯,居然能夠將楊云特別為他制作的單體桑木弓拉個半開,一箭射出去,雖然沒有射中靶心,卻也射在箭靶上。
“父親,健兒什么時候才能像您一樣,幾百步開外,就能一箭射中靶心啊?”對這樣的成績,楊健覺得很不滿意,他偏著頭向身旁的楊云問的,在他的心目中,父親是這個世界上最厲害的人。
“這武藝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有成就的,得需要勤加苦練。父親當年像你這么大的時候,連弓都還拉不開,你這樣子已經挺不錯了,如果肯勤奮練習的話,今后一定會超過父親的。”看著小楊健一副認真的樣子,楊云笑著說道。
“那我以后一定勤練武功,要變得像父親一樣厲害。”小楊健煞有介事的點點頭。
“你父親可不光是武功高,他的文采更不一般,當年他可是西京城中大名鼎鼎的才子。”一旁的池麗給楊健擦著頭上的汗水,溫柔地說道。
“可是,兒子對那些詩詞,還有八股文章一點興趣也沒有,一背它就想打磕睡,不像那喬巧兒,什么東西都是一背就會?”楊健摸摸腦袋,有些無奈的說道。
喬巧兒是赤木兒和喬雨薇的女兒,他夫婦倆都是習武不喜文的人,沒想到生個女兒卻十分乖巧,自幼喜歡讀書。
“世界上任何事情,只要你肯下功夫去做,就一定會取得成功的。”楊云摸摸兒子的腦袋,輕輕地說道。
“知道了,父親,我以后一定抽時間多讀讀書。”小楊健雖然不完全理解父親的話,但向來最崇拜父親的他,總是相信父親的話是最正確的。
“殿下,遂州的王琪派使臣過來了,比我們想象的早了幾日。”這時候,副軍師邱澤拿著一份公文,笑嘻嘻的走了進來。
“哦,那可得看看,在王琪想和我們說些什么?”楊云拿起這份公文,輕輕地拍了拍小楊健的腦袋,然后向書房的方向走去。
知道丈夫有要事,池麗便帶著楊健離開,這是夫婦倆這些年形成的默契。
“王琪這老家伙,現在都到了如此地步,他還不知道放低姿態。”房間里面,楊云看了看公文上的內容,淡笑著說道。
“是啊!估計王琪手邊,現在東拼西湊也不過十來萬兵馬,可能好些還是新兵蛋子,還敢大言不慚的要求我們出兵相助。”邱澤也笑著說道。
“不過話又說回來,有王琪勢力的存在,多少也可以牽扯宇文護的精力。這樣,你告訴我他派來的使者,我們可以派兵拖一拖齊文遠的后腿,讓他能夠茍延殘喘。但是有一個條件,必須把他立那皇帝給我廢了,承認我們的主導地位。”楊云想了想,對邱澤說道。
宇文護篡奪大涪江山,在大涪境內,許多對他不滿或有些想法的勢力,
(本章未完,請翻頁)
都以大涪忠臣自居,紛紛立一個楊氏子弟為帝,企圖挾天子以令諸侯。一時之間,大涪國土上很快多了許多位皇帝。
但在宇文護的幾次討伐中,好多勢力土崩瓦解,他們所立的皇帝要么被抓要么被殺。現在只剩下遂州王琪立的楊氏皇族楊丹這一個“大涪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