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安木幫這兩年過的非常緊吧。
日本人瘋了一般的跑馬圈地,掠奪森林資源。滿洲國也成立了專門的林業部門,將所有山林都歸攏到管理之下。
徹底否認了,之前各幫會自行圈定的地盤兒。
對此,興安木幫雖然花了大價錢打點,但砍伐區還是被劃的越來越深。
要知道興安嶺深處,完全屬于原始狀態。不單沒有路,還有熊虎之類的野獸出沒。
東北砍伐期本來就短,密林深處不但作業困難,運輸成本也成倍增加。
市面上競爭激烈,提價的話簡直就是自尋死路。增加的成本,只能壓進利潤空間里。
時間一長,就讓幫會的運轉,到了極其艱難的境地。
與奉天這面遭遇的情況差不多,興安木幫的競爭者,不是日僑公司,就是滿洲權貴的商會。
碰,是肯定碰不得的。
興安木幫除了不斷壓縮本就微薄的利潤,來獲取訂單外,根本沒有別的應對之法。
大幾百號弟兄要養,還有幾千號的家眷嗷嗷待哺。不懂其它營生,賣木料又不賺錢,不賣就得餓死。
萬般無奈之下,他們只能另尋活路,再次把目光投向遼寧市場。
然而,此時的奉天木幫已然重新崛起,隱隱成了省內各個小山頭兒的老大。
當年虛弱的時候,興安木幫都沒能得手。現在,那就更別想了。
所以,他們派出了辦事老練的張朝陽,帶著葛飛和張墨進到遼寧,打算憑著木料質量,還有大比例的分利,從官方層面打開市場缺口。
最理想的是,能得到一些關內訂單的份額。
沒錯,最初的計劃里,興安木幫根本就沒打算跟奉天木幫直接照面。
之所以動了殺心,問題還是出在了盧森身上。
奉天木幫和興安木幫之間的仇怨,盧森以前聽王廣源提過。
那天張朝陽三人上門時,他還摸不準是不是眼前這伙兒人。不過很快,便從王廣源口中得到了確認。
雖然王廣源沒露出要收拾那三個人的意圖,但盧大官人急公好義的,轉過頭就自作主張,打了好幾通電話出去。
張朝陽三人到了奉天后,首先拜訪的并不是盧森。而是其它一些與生意有關的,不大不小的官員。
打算先把中下層的底子打好,再用他們的臉面,接觸上比較上層的大佬。
能拉響盧府的門鈴,用的就是這種辦法。
既然有人從中拉線,盧大官人就很容易的摸到了三人,在奉天活動的軌跡。
接著,挨個給打了一通電話。
意思很簡單:“興安來的人很不地道,不要被他們的嘴大方給忽悠了。”
盧森如今在奉天各衙門口那都是有臉面的存在,接到電話的人不管信不信他的話,面子都肯定是要給的。
這樣一來,張朝陽三人之后的遭遇,就不用多說了。
之前已經答對好的“老爺們”,轉過天就全變臉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