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果如言眺與亞父所言,我軍勢如破竹,以極少傷亡八天之內連破了十幾個城池,便如當年秦國掃**般所向披靡,連比逐州城大上兩倍的紫州都已攻下。期間,蕭疏離每戰都是身先士卒,不是手持一牌一劍,便是手持雙劍,以絕世輕功殺上城頭,最終破城,所斬殺敵軍將領數不勝數。
郭靈曾說:“若將蕭娘子所斬殺之將的兵刃都堆在一處,恐怕已高過一座浮屠。”
將殺戮來比作佛塔,并非諷刺,只是郭靈無心之言。我卻深知,一時的殺戮,乃是為了今后更持久的太平。
更如亞父所說,我此后每每手持金弦弓,站上城頭,向城內百姓痛陳郭隨之敗德喪行,表明我為蕭芒報仇之決心,描繪日后天下太平之盛景,第二日的募兵處都會排起長龍。
我軍雖陣亡了兩萬多,卻也新募得了一萬多兵士。
紫州城內的慶功小宴上,我舉杯向諸位將領敬酒,眾將都開懷暢飲。
我更向蕭疏離敬酒道:“五妹,你是攻城第一人,殺敵無數,沒有你,戰事不會如此順利,你雖是我自家妹子,我仍要敬你一杯。”
蕭疏離嘴角微微一抿,仰首干杯。
言眺鼓掌道:“五妹爽快!”又向我道:“三哥,可惜我輕功不佳,攻城幫不上甚么大忙。”
我微笑道:“你不來幫倒忙我已謝天謝地。”
言眺的臉終于紅了一紅,氣惱道:“三哥你!”
他再不理我,轉向蕭疏離道:“五妹,我總算見識了你的厲害,‘動無常則’這四個字說的果然是你。”
我笑一笑道:“這四個字還不夠,我看要七個字才夠,‘一劍光寒十四州’,說的正是五妹。”
注:“一劍光寒十四州”引自五代貫休和尚詩。
休整幾日,大軍再度進發,下一城便是申渡。
與此同時,各路捷報頻傳,我軍處,耿無思已攻破迎州與遷州,下一城便是神滸;趙儲芫西道大軍已擊破逸州與涂黨,進逼惠山,東道大軍攻破彤州與金華關,進逼起陽;羅靈通之弟烈火將軍羅世昭業已連下三城,進逼靈聚;更有守瑯州的吳悝派人來報說是朱襲處也不見動靜。
我與亞父及張遠并肩而行,只覺此番未免也太過容易,郭隨莫非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四面城池被各個擊破不成?
我朝后看去,言眺正與妹妹說著甚么,喜笑顏開,妹妹也面帶微笑。
我轉向凌佑虛道:“亞父,此番不光是我軍,各處盟軍戰事都如此順當,亞父如何看?”
凌佑虛點頭道:“不錯,各處皆無郭隨的重兵把守,甚是蹊蹺。”
我沉吟道:“莫非……他的重兵都屯在儻州城外,待我軍與各路盟軍到后再一戰相決?”
張遠插話道:“我看不會,我軍加上盟軍,便是三十多萬人馬,若是與他正面決戰,他兵馬不足,勝算委實不大。”
他似是突然想到一事,驚呼道:“不好!他若是集全部兵力于一處來攻打我部或是耿將軍部,兩部相隔太遠,無法救援,我軍可是不妙。”
我被他說得也是一驚,向亞父看去。
亞父神色未見驚慌,道:“但看酈勝道敢不敢出此策。但看郭隨用不用此策。若用,我軍確陷險境。”
他頓一頓,又道:“郭隨軍一共十幾萬兵馬,他若敢集于一處,只攻一軍,留其余各處門戶大開,如此膽氣,我倒也佩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