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進屋,荀子在主位坐下,李斯跪坐在嬴政對面,鄭和站在身后。
嬴政率先開口道:“夫子能來我秦國,實乃秦國之幸,趙政今日才來拜見,還請夫子莫怪。”
荀子道:“荀況只是一介百姓,公子今日能來已是天之大幸,怎有怪罪一說。”
嬴政又是一禮道:“學生今日前來是有一事迷茫還請夫子為學生指點迷津。”
荀子道:“公子還請道來,老朽定當竭盡所學為公子解惑。”
嬴政想了想道:“學生所言,在夫子看來實乃荒誕無稽,怪力亂神,還往夫子莫怪。”
李斯聞言,扭頭望了望自家老師,他老師對這種事情一般是嗤之以鼻,嬴政雖還沒有說是什么事,以剛才所言應該是鬼神之說,儒家最是不信這類,他真擔心自己老師會不愉,將嬴政趕出門去,從而得罪這位秦國君王。
荀子卻是平靜道:“老朽信之。”
嬴政的內心其實沒有他表面上那么平靜,他將要說的是他心底的另一大秘密,是他一直擔心害怕,甚至是恐懼的秘密。
嬴政輕輕吸了口氣,平心靜氣,道:“從五年前起,學生一直在做一個夢:夢中如同我們生活的這種世界有許多許多,這些世界中不只有人族,還有很多我們無法理解的種族,他們如同我們人一樣有智慧。
這些世界就像是海里的小船一樣朝著一個未知方向飄去,在飄蕩的過程中,兩個世界會相互靠近然后是接觸,最后融為一個世界,兩個世界中的種族由于不是同一個種族會發生大戰,滅族之戰,山崩地裂,洪澇成災是時有發生,血流成河,尸骨成山是隨處可見。”
“敢問夫子,若是我們這方世界遇上其他世界的種族,如何活命?”
荀子面色不變,內心卻是早也驚濤駭浪,嬴政講完,依然還是沉默不語。
李斯此時也是震驚不已,而鄭和也同樣如此,他沒有懷疑嬴政的話,因為他來到這方世界本就天方夜談,正因如此,他認為嬴政所言不是夢是真實的。
李斯雖震驚嬴政會做這樣的夢,但要是相信或者會發生,他是無論如何也不相信的。
問道:“敢問公子,公子夢中種族是何模樣?”
嬴政回道:“有的和我們人族相仿卻是高如山岳,有的小如螞蟻,也有一些是狗頭人身,牛頭人身,還有的人類模樣身后卻是長有羽翅,數不甚數。”
“謝公子告知!”李斯禮道,聽那語氣卻是不信。
一直沉默的荀子開口道:“公子所言之夢,老朽信之。至于是否會真實發生,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公子既憂之,何不明王道,學而治天下。”
嬴政有些失望,他所謂的夢乃是他重生這方世界時,在虛空混沌中上帝視角看到的。荀子的:“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表面上是說大自然的規律永恒不變,它不為堯而存在,不為桀而滅亡等等,實則是不信他的話。
不過想想也是,人家可是荀圣,怎會因為自己幾句話就相信,人家沒有把自己給趕出去就已經是很有宗師風范了。
嬴政一禮道:“學生謝夫子教誨,夫子曾三次出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對稷下學宮應該很了解,學生想在秦國創辦屬于秦國的學宮,想請夫子擔任學宮宮主之位,不知夫子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