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將俘虜用來和六國換取錢財和糧食嬴政還能接受,但是對于這種處理方法不是很滿意。
“稟王上:殺俘會讓六國之人對我秦國恨之入骨,天怒人怨。依臣之見,欲滅其國,先滅其臣。”
一直沉默不語的諸葛亮站了出來,向嬴政稟道。
本心煩意亂的嬴政,一聽諸葛亮的話,頓時來了精神,終于來了個不殺俘虜的了。
商鞅等人也是意外的看著大殿中央的諸葛亮,不知他此話何意。
嬴政朝諸葛亮點了點頭,諸葛亮轉身對著商鞅一禮道:“敢問商君,興國者,何種人也?”
商鞅想都不想就回道:“尚賢者,政之本也。”
諸葛亮一禮,又對魏冉禮道:“敢問穰候,領兵者,何種人也?”
魏冉道:“兵法云:能領兵者,謂之將,能將將者,謂之帥。”
諸葛亮又謝,對著嬴政恭敬道:“強國者,賢臣也;領兵者,帥才也。若六國無賢臣,無帥才,百萬俘虜,秦之民也。”
嬴政聽明白了,商鞅,魏冉等人也聽出來了,諸葛亮這是要用百萬俘虜換六國的能臣帥才啊。到那時,秦國越來越強,六國反而越來越弱。
至于六國會不會答應,這是陽謀,他們不得不答應,六國君王要是不答應,六國百姓會讓他們的王位坐不安心。
嬴政望著下方的諸葛亮是越看越滿意,能有其為臣,真是三生之幸。
嬴政掃視一圈殿下群臣,威嚴道:“今,孤決定成立一府三部。一府為天策府,天策府為秦國智囊,可參與軍事,可協助政務,為秦國發展出謀劃策。諸葛孔明,西征期間,一計滅殺十余萬匈奴人;后又出使月氏,促成秦月連盟;又為司馬錯出謀劃策,攻伐羌族;以及同白起定下誘敵深入之計;到今日的強秦弱六國之策;一樁樁一件件,足以證明其有資格和功勞擔任天策府府主一職。”
嬴政說完朝臣驚駭,他們沒有想到諸葛亮還沒有一官半職,就立下如此多的大功勞,望其眼神,如同在看一位活著的智慧神明。
商鞅也是注視著云淡風輕的諸葛亮,嬴政說的這些,有的他有所耳聞,有的不曾聽聞,他知道諸葛亮來歷神秘,深受嬴政看重,想其能力應該不凡,沒想到還是太過低估了,這那是不凡,明明是超凡啊。
“諸位臣公,可有誰反對?”嬴政淡淡道。
“臣等無異議。”群臣道。
“臣,反對。”
一道突兀的聲音出現,盡然是剛剛說放了百萬民扶的那位大臣。
嬴政平靜問道:“李大夫有何異議?”
李大夫是一位中年男子,穿著四品官服,嬴政問話,不慌不忙,出列恭敬道:“成立天策府,尚無先例,故臣反對。”
嬴政威嚴而又不容置疑道:“孤的話,就是先例。”
李大夫又是一禮,道:“臣再無異議。”
說完便退了下去,眾位大臣一愣,這算是虎頭蛇尾嗎?
唯有商鞅、諸葛亮幾人將此人記在心里,嬴政也是多看了其兩眼,才道:
“諸葛亮聽封。”
“臣在。”諸葛亮躬身道。
“封諸葛亮為天策府府主一職,官居正二品,月俸三百石。天策府謀士以其功勞分為九品到一品。另外,孤,特準你上朝不穿官衣,不戴官帽,可以穿八卦服,持羽扇上朝。”嬴政道。
諸葛亮恭恭敬敬一禮,有些感動,他沒有想到嬴政會為他說出可以不穿官衣、不戴官帽上朝,這種荒唐的話來。這一刻,他才發現,嬴政雖小,但是其心胸,其用人不疑的態度比之劉皇叔有過之而無不及。
朝中大臣望向諸葛亮的眼神意味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