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很滿意群臣的反應,問道:“諸位臣公以為如何?”
“臣等懇請王上推行功勞制。”群臣齊聲拜道。
“稟王上,臣以為功勞制還不完善,暫時不宜推行。”李大夫李忠又出來反對道。
群臣啞然,見又是李忠,有的大臣都快雙目噴火了。
這時諸葛亮也出了列道:“臣附議”
朝堂之上無論是好事還是壞事,最好不要出現一致的聲音,哪怕那件事是君王最想要的結果。
這會讓君王過于自負,也會讓群臣產生一種要挾君王同意此事的成就感,會讓他們變得肆無忌憚。
嬴政道:“功勞制推行日后再議,今,孤要說的是,吏部侍郎一職由功勞制的提出者李斯擔任。”
“王上,李斯此人,一無官身,二無政績,入朝便擔任吏部侍郎一職,恐不能服眾。”老廷尉出來反對道。
嬴政想了想覺得也是,道:“既然如此,那就同樣以一年之期為限,其功勞不足以擔任吏部侍郎時,罷官免職。”
“臣無異議。”老廷尉又道。
“臣等無異議。”群臣道。
“宣:李斯進殿。”鄭和的聲音響徹大殿,傳到殿外。
不一會,李斯來到大殿中央,禮道:“布衣李斯,參見王上,王上萬年。”
嬴政道:“先生所著功勞制,已得到滿朝文武大臣認可,孤想請先生入我秦國為官,先生可有意愿?”
“謝王上,李斯愿為秦國效勞,為王上所驅。”李斯有些激動的回道。
“李斯聽令,今封李斯為吏部侍郎,協助吏部尚書王綰掌管吏部一切事物。”嬴政道。
“謝王上厚恩。”李斯謝道。
李斯退到王綰身后,嬴政又繼續道:“劉永,王軾,吳思,晉白飛何在?”
“臣在。”四人出列道。
“封劉永為吏部司郎中,王軾為功勛司郎中,吳思為考功司郎中,晉白飛為司封司郎中。”
“臣等謝我王大恩,必當以死相報。”四人謝道。
四人歸位嬴政又道:“禮部,掌天下禮儀、祭享、貢舉之政令,設禮部尚書一位,禮部侍郎一位。禮部司,主客司,教育司,祭祀司郎中各一位。”
“禮部尚書由景監擔任,禮部侍郎由孔文擔任,禮部司郎中由公叔云擔任,主客司郎中由子車擔任,教育司郎中由常文擔任,祭祀司郎中由杜龍擔任。”嬴政一個個念道。
六人出列謝禮。
嬴政又繼續道:“刑部,掌律令、刑法、徒隸、按覆讞禁之政。設刑部尚書一職,刑部侍郎一位,下設刑法司,民事司,牢獄司,審核司共四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