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拜道:“我王賢明。”
范蠡坐好,嬴政對趙高道:“韓王派其入秦,意欲何為?”
趙高道:“稟我王,韓王采納大臣的“疲秦”的策略,派遣鄭國入秦勸說我國修建河渠,表面上說是可以發展秦國農業,真實目的是要耗竭秦國實力。”
諸葛亮幾人越聽越是震驚,趙高不僅知道鄭國是韓國間人之事,連入秦的目的和緣由都知道得清清楚楚,不禁讓他們心中升起一股毛骨悚然的感覺,趙高掌控的羅網太過可怕。
嬴政笑道:“知秦者,韓王也,就讓鄭國主持河渠的修建,他有韓王的命令在身,無需孤多擔心。”
又道:“蔡公,河渠需幾年可成?”
蔡澤道:“稟我王,若是緩緩圖之,可用六萬人,十年可成。”
嬴政不滿意道:“時間太長,若是動用五十萬名民扶,一年可能修成。”
“王上,一年太短,就算動用百萬人也需要二至三年勉強完工。”蔡澤回道。
“稟王上:修建河渠之事由我工部負責,如今我工部開山,鋪路,挖地等機關物層出不窮,三十萬民扶,一年可成。”魯班道。
嬴政望向蔡澤,蔡澤想了想最終點了點頭,工部機關物的厲害,他是見識過了。
嬴政道:“好,就封鄭國為河渠令,兵部侍郎蒙武,工部侍郎樂正從旁協助,務必一年內完工。”
“諾。”幾人應道。
此事自有內閣負責。
諸葛亮出列道:“稟王上:修建河渠按法是由百姓自帶糧食,關中地區百姓家無余糧,一年完工,恐百姓支撐不起。”
嬴政道:“府主可有解決之法?”
諸葛亮道:“依臣之見,將修建河渠百姓如同運送機關犁一般,編做軍制,以吃軍糧。”
有了上一次的教訓,嬴政可不能胡亂下令,望向范蠡,戶部掌管錢糧,此事他心里有底。
范蠡拱手道:“稟王上,今年的稅收就算沒有去年的十倍也有七倍之多,當百姓交完稅,河渠準備工作也差不多完成。且六國還差我秦國萬萬石糧食,如今七國休戰,百姓編做軍制,吃軍糧,無礙。”
嬴政道:“準,河渠之事,鄭國主事,工部監督,不得有誤。”
“諾。”魯班道。
幾人離去,唯有諸葛亮留了下來,道:“王上就不怕他以此為由消耗我秦國巨大民力物力。”
嬴政道:“先生不也沒有提出反對嗎?先生和孤都知道,鄭國是個純粹的水利工程家,涇水河渠比之都江堰更甚,能修建成天下第一河渠,是他一生所愿,所求。”
諸葛亮笑笑,告退離去。
嬴政自然不會因此就放心鄭國,不然他也不會派遣兵部侍郎蒙武掌民扶,工部侍郎樂正管水工了。
國之大事,他豈敢兒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