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修養三天,便開始處理政務,將需要他批示同意的奏扎批閱完。
下達了他返回咸陽的第一道王詔:派遣禮部侍郎孔文為秦使出使韓國,請韓非入秦。
半旬后,孔文攜帶秦王國書到達新鄭,韓王派出丞相張開地迎接。
第二日,韓王在韓王宮偏殿中接見孔文,孔文見禮之后將國書呈上,韓王看完,內心喜不自勝。
為何,韓國尊崇術,術分兩類:一類控制術,就是君王的御下能力,簡而言之就是管理方法;另一類便是搞陰謀,耍手腕,弄權術。韓國君王最喜第二套。韓國位于各大強國之間,尤其是西邊的強秦,讓他們寢食難安。為了韓國能夠在夾縫中生存,便以秦國乃是虎狼之國,不可力抗,只可謀秦為由,于是提出了弱秦存韓之策。
秦王嬴政求賢若渴,愛才如命的名聲是七國盡知的。韓王安心想:要是韓非入秦能夠身居高位,定能影響嬴政,從而免除韓國覆滅之危。
韓王之所以有這個想法還是來源于衛國的處境。其實戰國時期是八國,第八國就是衛國。
商鞅,呂不韋等人都是出自衛國,所以衛國一直都是秦國罩著的,山東六國沒有那國敢動衛國,韓王便是想要韓國成為第二個衛國。
心生一策,暗自得意,面上沒有表現出來,帶著試探的口氣問道:“敢問秦使,韓非若不入秦,秦王欲待如何?”
孔文道:“我王有言,韓非乃是大才,韓若不用,秦用;韓若不放,秦伐之。”
韓王心驚膽戰,這秦王果然如傳言般的豺狼性格,一言不合,就發兵攻打。如今韓國可用之兵,不足三萬。如何是秦國之敵,忙道:“既然秦王求賢,韓自放人。”
韓王派人將這個消息送到了韓非的手里,韓非看完,仰天長嘆道:“天要亡韓啊。”
韓王使者聽了此話大為不愉,但韓非是王族公子,他也不敢放肆,又傳韓王命令道:“王上有令,召公子立刻進宮覲見。”
說完先一部返回韓王宮,將韓非在他面前說的那句天要亡韓稟報了韓王,韓王一聽面若寒霜,道:“他果真如此放肆?”
那人彎腰行禮道:“屬下不敢胡言,公子確有此之言。”
韓王聽了有些失望的擺了擺手,屬下退下。這時,韓王旁邊的明珠夫人道:“王上,韓非此舉根本就是沒有將您放在眼里嘛!”
韓王冷哼道:“他何時將我放在眼里過,自以為身懷大才,傲視他人。想要變法。哼,他又豈知,若不是先王和本王謀劃弱秦存韓之策。當年白起攻韓,若不是謀劃了將上黨郡送給趙國從而讓秦趙相爭,秦國元氣大傷,讓秦國十多年無力東出,韓國得以辛存到如今。”
“五年前,若不是本王和五國一樣同意割城求和,又讓韓國得存五年,否則恐怕早就被白起哪個屠夫給滅了。”
韓王越說越得意,想到了韓非,又有些不高興道:“他想變法,豈不想想,韓得存至今,全靠術治。就算變法,韓國幾年可強,一年…五年…十年…還是百年……,到那時可還有韓國。”
明珠夫人笑面如花道:“韓非豈能和王上相比,以妾身看來,他就是想要以變法為由,獲得丞相之位以及生殺大權,到時他又是第二個姬無夜,又豈會將王上放在眼里。”
韓王眼睛一瞇,盯著明珠夫人,明珠夫人見狀,急忙道:“王上還有事要議,妾身就先行告退。”
明珠夫人離去,韓王低頭思考著,第二個姬無夜嗎?姬無夜神秘失蹤,他派人尋找了整個新鄭都沒有找到,好不容易將權利收回來了,他又豈會再讓人成為第二個姬無夜。
如今的韓國大將軍是韓王心腹,可惜是個蠢貨。
這樣的人才是韓王想要的,好控制。至于領兵打仗,到時派遣白亦非這樣的將軍就行了,權利還在自己手里,又能派遣能征善戰的將軍出征,兩全齊美之策。這個主意還是明珠夫人提醒他的,在他看來,是他自己英明的主意。
片刻后有侍衛稟報道:“稟王上,韓非覲見。”
“宣”
韓非進殿,一身紫衣,貴氣非凡,拜見道:“參見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