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嘴角閃過一絲微不可查的得意笑容。
嬴政決斷道:“就先初步定下南北夾擊邯鄲之策。”
諸位大臣都是認同,若真按照預想發展,此次滅趙要比硬攻好太多。
魏冉說道:“諸位以為兩路大軍,那路主攻為好,人數幾何?”
蒙驁道:“驁以為河內北上為主力,大軍人數為二十五萬。太原郡東出井陘為十五萬較好。”
樗里疾道:“附議,一則,攻趙不知所需多久時日,以防萬一,二十五萬大軍北上攻下的城池與我秦國相連,便于防守。二則,能夠減少糧草輜重運輸所耗的人力物力。三則,奪下章水,我軍進可攻擊,退可守。穩扎穩打再奪長城,長城被奪,趙國只能死守邯鄲,那時,趙國邯鄲就算一時拿不下也是囊中之物。四則,井陘路線畢竟是奇兵,就算真有不測,我秦國也不至于一蹶不振。”
魏冉向嬴政詢問道:“不知王上意下如何?”
嬴政點頭道:“可。”
魏冉又道:“如今時間緊急,我等必須要在燕趙開戰之前將大軍調到太原郡和河內郡,還不能讓趙國察覺,不然,趙國那敢和燕國開戰,定會全力防守秦趙邊境關卡,防備我秦國。”
之所以這樣是為了在趙國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多輕松攻下一些趙國城池,或者拿下險地關隘等。
至于說燕趙開戰再調動大軍,大軍長途跋涉,疲憊不堪,士氣低落不說,還會貽誤戰機,到時恐怕黃花菜都涼了。
田單說道:“河內郡十萬,太原郡十萬。還有藍田大營十五萬可調動。長沙大營的十萬還要分出五萬防備韓地有變,不宜調動。巴蜀五萬也不可輕動,唯有西川,西南兩郡的十萬可調動五萬。”
“山東五國在秦國定然是有間人的,大軍調動,綿延數百里,如何能瞞住?”蒙武說道。
這確實是個問題,調動大軍,必須是要走官道的,而官道上同樣是行人不絕,滿不了的。
殿中大臣們都低頭思索起來,雖然說交通不便,傳信慢,但是一個人總比大軍行軍速度快太多。封鎖消息也封不了,秦國如今的邊境太大了,總會有遺漏之處。
嬴政倒是有辦法,不過要是遇到事情都依靠君主,那還要這些大臣干什么。
道:“諸位臣公今日也累了,改日再議吧。”
諸位大臣還是有些慚愧,起身道:“臣等告退。”
此事也給嬴政提了個醒,雖然說軍機閣掌管軍事,像這種初步商議滅趙大事還是需要和文臣共同商議,像商鞅,管仲等其實也是通曉兵法的,還帶兵打過仗。
正所謂人多辦法也多,而他們都是能力不凡之人,就應該在起多碰撞碰撞才有火花,文臣在軍事上提出好的建議,武將還不得羞愧難當,努力搬回一局,朝堂之上也是需要比拼的,從而使計策更加完善。
只要政務歸內閣,軍事屬軍機,雙方都不插手對方事物就行。
嬴政認為尉繚所言極是有禮,第二日派人邀請頓弱和姚賈進宮,嬴政設宴招待。
頓弱和姚賈兩人的許多見解讓嬴政茅塞頓開,邀請兩位入朝為官,兩人和嬴政一番交談下來,本就有入秦為官之意,也就答應下來,嬴政安排兩人入了禮部主客司。
第四日,咸陽城外,嬴政帶著幾位大臣親自為頓弱和姚賈餞行。
嬴政道:“兩位先生此去趙魏兩國,必會攪動山東六國風云,政在咸陽恭候兩位先生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