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邯鄲城!
春平君曾為趙國太子,后到秦國做了五年質子,本該屬于他的王位被現任趙王遷之父趙偃竊取。他回國之后許多年得不到重用,成了趙國的一個閑人公子。
直到趙悼襄王去世,趙遷繼位,他慢慢的參與政務,趙國丞相并不止一人,他和郭開,平原君三人都可以算是相邦。
春平君報復心作祟,也可能是長期的壓抑導致其心理變態,重新掌權后,竟然與郭開,趙悼倡后聯合在一起,他們不顧民眾死活,橫征暴斂、拼死搜刮、魚肉百姓,導致怨聲載道、百姓苦不堪言;而春平君更是王族元老派的代表。
東胡異族入侵趙國,他和郭開商議,兩人都認為東胡勢大,趙國兵少,還要防備秦國,派軍殺敵護衛百姓也無濟于事,哪怕是收到嬴政的王書依然認為是秦國的謀劃,反而嚴令邊關守將死防秦國。
對于東胡,他們的想法是邯鄲北面有井陘和巨鹿要塞,足以護衛邯鄲安危,也就是他們自己的安全。至于東胡異族并不做理會,認為東胡搶夠了奴隸和糧食自然會離去。
這就是為何司馬尚上書數道,趙國朝廷毫無作為的原因,他們只顧自己的安危,那管百姓死活。
趙國朝堂奸臣作祟,自然也有忠臣想要撥亂反正,代表人物便是平原君,龐援兩人,平原君是王族之人威望足夠高,可沒有軍中將領支持也不能成事。
他們想要廢趙王遷立趙嘉公子為王只有一條路,那就是兵變奪權,可掌控趙國兵權的是上將軍府,上將軍府只聽趙王命令。
平原君和龐援商議出了兩條計策,拉攏上將軍趙蔥的同時還派人聯系邊關將領司馬尚,廉頗,樂毅等人的支持。
他們這些動作反而被一個局外人給看在眼里,出使趙國的頓弱,他如今被郭開給扣押在邯鄲,但是也沒有限制其自由,只是不準其離開趙國,為何,自然是為自己留張保命牌,郭開早就不認為趙國能抵擋住秦國的兵峰,如此有眼光之人卻是趙國大奸之人,不得不說真是天要亡趙。
郭開以弄權為樂,禍害趙國自然有其過人之處,他先是除去軍中對自己有威脅李牧,然后設計春平君,趙悼倡后早就是他的人,所以他派遣內侍以趙王的名義請春平君入宮商議國事,春平君入宮被內侍帶到了太后宮中,見太后和數位男子**不堪,被內侍將門死閉,趙悼倡后雖然年老依舊美貌,玩弄一國太后何其興哉,然后也加入了進去。不久郭開帶人前來捉奸,被郭開以此為要挾,從而加入了郭開陣營,任由郭開擺布。
而春平君也就這樣自甘墮落,與娼妓出身的趙悼倡后搭在了一塊兒,做了地下夫妻。
趙王和眾臣的毫無作為,全部落在頓弱眼中,頓弱明白,秦國停止對趙的戰爭,讓趙國驅除東胡護衛百姓安危的一番好意全都做了無用功,如今能救趙國北方百姓者唯有秦國。
身為秦國臣子,君王為了大義停戰,可趙國無能,他決定為秦而謀。
邯鄲,一商社,密室中。
頓弱和郭開相對而坐,頓弱二十出頭,一身灰袍,正是鋒芒畢露的年齡,郭開已是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案幾旁放有一根拐杖,身穿灰白衣袍,眼窩凹陷,雙眸確是炯炯有神。
頓弱平靜開口道:“相邦大人看似風光無限,卻已有刀兵之禍。”
郭開雙眼一瞇,只能看到一道縫隙,笑道:“秦國果然在趙國安插了不少間人。”
隨即又不以為然,很是自傲道:“老夫兢兢業業專研弄權之術,天下七國何人能比。”
“你所說之事就是平原君等人聯系邊關將軍意圖兵變吧,他們豈知,整個趙國都在老夫的掌控之中,老夫正要以此定他們個意圖謀反的罪名,一網打盡。”
頓弱聽得渾身發寒,心道,能禍害一國之人,果真不是簡單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