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侍郎陳燊,何在。”
“臣在。”
陳燊立即出列,叩見朝拜。
項明淡淡道:“傳朕口諭,自今日起,大楚皇朝尊儒家為官方學說,待明年開春后開進士科,分縣試,郡試,府試和殿試四個等級。凡大楚皇朝境內學子,皆可到相應地方報考。過縣試者,稱童生。過郡試者,稱秀才,見官不拜;再到過府試者,稱舉人,此類人可應召為官;若可在殿試過關者,授進士。”
“遵命。”
陳燊應聲道。
“黃齊亮。”
“奴婢在。”
“即刻擬旨,傳召在皇宮養心殿設立翰林院,令大儒方閑,于青子和王昊陽三人立即他們召集門人,于下午在翰林院見朕。”項明道。
“遵旨。”
黃齊亮立即擬旨。
這一刻,項明廢世襲,改進士科,立時讓朝堂引起不小轟動。
“陛下圣明!”
諸葛亮立即稱贊。
群臣見狀,也是高呼萬歲。
“陛下,若是尊儒家思想為大楚皇朝官方學說,恐有不妥。而若以此為標準,卻又不知要拒絕多少天下有才之士。”周深擔心道。
項明笑了笑道:“愛卿無需擔心,這只是權宜之計,如今大楚皇朝境內儒家盛行,若是擇其他而錄用人才,難免耗費太多時間,待到條件允許,朕自會做下一步打算。”
“既如此,確是臣冒味,還請陛下見諒。”
周深退了下去。
“非也。”
項明道:“愛卿愛國深切,朕歡喜還來不及,又如何見怪。
對了,朕覺得文有進士科,武一方面,應該也不能落下。依照愛卿所見,可有何見解?”
“臣受陛下啟蒙,倒是有些建議想要說出來給陛下。”
周深出身兵部尚書,對于此類問題,觸類旁通。
“但說無妨。”
項明一笑。
“臣以為,武科考,應該為大楚選拔將帥之才,文武之道,不可或缺。”周深應道。
廢話!
項明以為周深有什么好的建議。
原來是這個屁話。
卻在此刻,黃齊亮入殿。
“陛下,奴婢方才令人攜圣旨傳召三位大儒,但他們拒絕應召。”
“拒絕應召?”
項明冷聲一笑。
無形之中,一股殺意橫生。
群臣皆是顫栗。
“為何不應召?”
“他們說陛下……”
“說。”
“亂殺無辜!”
黃齊亮終于道了出來。
“呵,朕現在算是明白了這些人的心思。”項明橫眉冷眼,傳令:“白起。”
“臣在。”
“他們既然不從,朕留之何用?你速帶一千鐵騎,踏平書院。”
“臣遵旨。”
白起殺心頓起。
這一刻,他期待已久。
PS:多謝喜歡小說的小先生的100書幣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