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有著靈陣的加持,農產品生產方面想來不會有什么大問題,只要老老實實管理好公司日常事務,平平穩穩地將產品銷售出去,也就達到了齊政的要求。
所以像是盧志威這種熟悉市場的人,反而更有優勢。
不過如果他不應,也沒什么大不了的,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經理人嘛,到處都是。
齊政搖搖頭,在車里伸了個懶腰,“后面你跟他保持接觸吧,算日子,戴文能源的第一筆資金也該要來了吧,我還等著米下鍋了。”
……
戴文能源的第一筆資金5億美元確實到帳了,隨同一起來的還有調回加州的年輕律師利亞姆。
能回到繁華的加州,他是樂得屁顛屁顛的,因此對在其中起主要作用的齊政簡直不能更上心了。
這不,一來到洛杉磯,馬上過來跟齊政報喜了。
“齊先生,這是我聯合會計師為你設計的避稅方案,按照你的要求,除了你準備投資的農場和建立的基金,這是你要的可投資的食品類新興公司名錄。”利亞姆遞給齊政兩份資料。
是的,齊政還打算在美國投資一些新興的食品公司。
很多時候,農業行業與食品行業是不分家的。
四大糧商會投資食品公司;雀巢會有自己的農業供應基地;星巴克會親自指導農戶種植咖啡……
而食品行業永遠是朝陽產業。
后世有人問,21世紀初美國股價漲幅最高的是什么公司?亞馬遜?谷歌?蘋果?
都不是。
漲幅最高的是被譽為21世紀初美國食品行業最亮眼的公司MonsterEnergy,中文譯為魔爪。
MonsterBeverage的股價從2004年的1.36美元上漲到2016年的160.78美元,漲幅高達117倍,成為美國近十年來增長比例最高的股票。
相比之下,谷歌上市12年股價不過狂漲而已”。
當然,一個是市值高達數千億美元的科技巨頭,另一個是最高市值也不到三百億美元的食品新興品牌,其實是沒有什么可比性的。
但對于齊政而言,如果投資類似的食品創新企業,后續不管是繼續持有股份等待分紅還是轉讓股份拿現金,都是一本萬利的生意。
至于投資那些還沒有崛起的科技公司?作為一名外行得不能再外行的投資者,沒有其他資源,齊政想投資人家還未必肯要他的錢,你以為那些天使投資僅僅是有錢就行了嗎?
所以,齊政還是老老實實地關注老本行算了。
無論什么時候,食品工業總是“天下第一產業”。雖然不起眼,做好了還真的不比玩高科技的賺錢少。
而且,最主要是,在食品飲料行業,傳統的巨頭在下滑,新興的潮流不可抵擋。
在美國,隨著個人化,生活節奏加快,就餐單元人數縮小等的影響,“正餐零食化”正成為迅速崛起的浪潮。
在中國,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城市化等影響,也為休閑食品創造了巨大的增長空間。
通過這些新品類,中小型公司或初創公司也可以挑戰大公司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