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胚房,泥土地,漏雨的屋頂、漏風的門窗、簡陋破舊的桌椅板凳,有些還是家徒四壁。
他們沒有電,沒有現代化的廁所,沒有洗澡間……
村里隨處可見家畜的糞便,孩子們呆呆地看著他們,不少老年人黝黑而略顯疲憊的面孔充滿了好奇與疑惑。
與一些村民們交談,了解到很多家庭都是留守在家的老人和小孩,年輕的壯勞力都去經濟發達地區務工賺錢了。
生活的艱辛在他們臉上刻下了痕跡。對外面世界的憧憬和向往,歲月催人老的無奈,無不令人心酸。
踏在這片土地上,見慣了鋼筋水泥、車水馬龍的齊政等人,內心又是震撼又是刺痛。
很難想象,這都21世紀了,還有這么多人在極度貧困下掙扎;
沒有親眼目睹,都不敢相信“衣不蔽體,食不果腹,饑寒交迫”的情況在我們國家是切切實實存在的。
齊政心情沉重。
說到底,其實他沒有那么偉大,可以指點江山,為了國家利益、為了多年來國人之痛而嘔心瀝血地奮戰。
有些層面,他也到不了,接觸不了。
但是在能力范圍內,是不是應該去影響更多的人?是不是應該去改變更多人的命運?這也許不需要答案。
可以肯定的是,縱然不能改變世界,也要讓自己奮斗強大起來,直到足以保護身邊的人不受傷害。
……
從官亭鄉回來的路上,大家的臉色都不怎么好看。
杜為民能看出齊政和張澤宏的心情很是不好,也能理解他們的心情。
想當初他第一次見到這樣的情景,情緒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但他還是對趙樹根和桂明兩位的冒險舉動捏了一把汗——杜為民知道他們的意圖,是想用村民們的貧困打動齊政他們的惻隱之心,為官亭鄉爭取更大的機會。
然而這也是一步險棋,很有可能起反作用從而徹底打消齊政他們的投資意向。你本來基礎設施就落后,如今又把鄉親們最落后的一面直白地展現出來,是非成敗還真不好說。
直至聽到齊政長舒了一口氣,對張澤宏說道:“還是得不斷變得強大才行啊。”
張澤宏沉默地點點頭。
杜為民的心就放下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