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省和越省都是經濟大省,向來是各啤酒品牌的兵家必爭之地。可以想象,兩地的廝殺會有多么激烈。
何長川明確地點點頭:“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要及早在這兩地插上清源啤酒的旗幟。至于管理,岷省市場基本大局已定。我打算按照地域劃分事業部,統一產供銷、市場及行政管理,但各有側重點。”
“經過岷省一戰,我們已經培育了一支優秀的營銷團隊和一種領先其他啤酒商的市場滲透打法,區域精細劃分、店面加盟經營、廣告大力投入、終端啤酒特許專供乃至店面堆頭陳列支持,再加上我們的啤酒口感,我有信心,即使進入廝殺得白熱化的兩省市場,清源啤酒也能打下自己的地盤。”
齊政沉吟片刻,承認何長川說得不無道理。
不同于歐美國家的發展模式——在功能上做好準確區分,直接面向全國市場進行品牌拓展。
更符合中國實際的道路是先做到高市場覆蓋率,使消費者能夠隨處買到,經常看到,然后再做品牌傳播方面的提升。
渠道是一塊硬骨頭,清源啤酒能在岷省站穩腳跟是采用了以快打慢的打法,先鋪順了渠道,再去提高知名度。
在渠道開拓和渠道深耕兩方面同時發力的情況下,也使清源啤酒對自己的渠道具備了其他競爭對手不具備的掌控力,從而形成了自己的行業“護城河”。
對比起其他啤酒廠家多采取“廠商—批發商—二級批發商—終端”的傳統分銷模式,廠家很難管理到終端,市場管控能力差。清源啤酒如今的分銷管理無疑更有效率。
那么,就只剩下一個問題了。
“資金壓力大不大?”齊政問道。
何長川輕松道:“資金問題不大,一方面公司的現金儲備較為充足,而且資金很快就能源源不斷地回流了;另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貸款解決問題。”
“我跟王總談過,沒有哪個企業經營不貸款,靠自有資金根本無法快速壯大,也是最不劃算的方式。自有資金必須有,但是只能用來作為杠桿上最后一塊砝碼,起關鍵作用,所以我們必須要貸款!”
齊政點點頭,嘉谷總公司向啤酒廠注資的八個億,訂購原料、擴大生產、營銷投入……短短兩個月下來,近兩個億就撒出去了,效果很好,砸錢也砸得讓人心疼。
光靠自有剩下的幾個億,清源啤酒要想同時進軍兩個經濟大省無疑是捉襟見肘的。
好在兩個月過去,回款的速度開始加快,岷省本地的資金壓力將降至最低。
而且,以清源啤酒如今的聲勢,獲得銀行貸款是最容易不過了。
就如何長川所說,該貸款還得貸款,有貸款不用,那無疑太不明智。
“我贊同,你打算怎么干?”齊政追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