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嘉谷牧場已經完全大變樣了。
廣袤的鹽堿地經過治理后,種下了紫花苜蓿和紫云英。
貧瘠的土地并沒有阻礙牧草的破芽而出,煥發出勃勃生機。
放眼遠眺,曾經的不毛之地變身為巨大的草坪,郁郁蔥蔥,一片翠綠。
空氣中,草木的清香四處彌漫。這是雨水滋潤后留下的氣味密碼。
靠近海邊,低矮的防護林綠意流轉,在雨后的晴空下,洗盡鉛華。
楊業看著眼前遼闊的草場,對齊政說道:“剛接觸時我聽說你們要在南方建設一個大型牧場,當時的第一個想法是,你們怕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吧。”
“再然后聽說牧場的選址是在海邊,我都覺得你們怕是腦子壞掉了。”
齊政聞言莞爾一笑。
楊業主動解釋道:“國內最優質的草場在北方,而南北地域的溫度、濕度等氣候條件差異很大,我很難想象在南方能建設大型的優質草場。”
“一般來說,牧場需要的飼料量大、種類多,運輸量大。所以從降低成本、保障供應的角度出發,最好能靠近飼料資源生產地。所以大型的奶牧場分布在北方不是沒有道理的。”
“而要在南方建設牧場,要克服的難題可不少。因地制宜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可不容易。譬如南方的特點主要是夏季高溫、高濕,因此,南方的牛舍首先應考慮防暑降溫和減少濕度。這就導致在牧場建設的成本上要高出一大截。”
“不過現在看來,條件比我想象中要理想多了。”
說完他看著海邊的防護林,又補充道:“最讓我滿意的還是這片海防林。從中就可以看出嘉谷的深謀遠慮了。”
齊政對他的關注點放在海防林上很感興趣。
楊業說:“在海邊建設牧場,容易受到臺風的侵襲。臺風的危害是眾所周知的,而對于牧場來說,不是開玩笑,一個不小心,真的會出現牛在天上飛的奇觀。”
面對齊政詢問的目光,他笑著道:“我在美國留學的時候,親眼見識過龍卷風將奶牛卷上天的情景。好家伙,一個牧場的兩頭奶牛,飛到幾公里外,從天而降,砸傷了一棟房子,幸好沒有造成人員受傷。”
“但那給我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以至于我一聽說在海邊建設牧場,就會想起那兩頭飛上天的奶牛。”
齊政聽了也忍俊不禁,這真是牛都被吹上天了,是要把牛吹死啊!
不過最倒霉的還是那被砸中的屋主了吧,估計平時是吹牛吹多了,結果就真的天降兩頭奶牛,那心里陰影面積該有多大?
“當然,臺風應該不至于出現這種情況。需要預防的是引發的海嘯可能沖走奶牛。不過有了這片海防林的守護,牧場的安全系數確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楊業如是說道。
兩人一邊說著笑,一邊走到了規劃出的牧場主體區。
牧場一般劃分為行政辦公區、輔助生產區、生產區及糞污處理區四個既相對獨立又有緊密聯系的區域,各區內分別建設相應的各種設施。
當然了,由于牧場現在一頭奶牛的影子都還沒有,再加上之前忙于草場和海防林的建設,包括牛舍、生產檢疫中心等主體建筑一直沒有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