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嘉谷與南開市簽訂了仙茗大米的種植與加工投資協議,今年仙茗大米的種植面積達到150萬畝——大約占了全市一半的耕地面積。
依然采取與普誠縣的合作模式,政府引導農民組建合作社,嘉谷提供稻苗和技術指導,約定回收產品。
嘉谷農業員工也算得上輕車熟路了。
春分過后,他們就將仙茗大米稻苗從普誠縣培育基地送至全市十多個規模化種植耕地區,指導合作社社員種植。
而最苦逼的就是齊政了。
他要根據種植地布置多個靈陣,以確保“靈陣”水稻的生長所需。
好想趕快突破至更高的境界,能將靈陣的范圍擴大,這樣就能一步到位了。
然而急不來,只能含著淚奔波于全市各個種植基地。
等到水稻都種植好之后,已是4月中旬。
此時,非|典疫情已經擴散開來了。
一時間,板藍根被瘋搶,中小學全面停課,人員流動被控制,醫務人員奮戰在第一線……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齊政也莫得法子。能力有限,只能確保家人和公司員工的安全健康。
嘉谷員工沒有什么大礙,但是嘉谷本身的發展受到了較大的影響。
疫情擴大后影響了人員、資本和貨品的流動,飲食業、交通運輸、零售業等行業受到的影響最大。
人們外出消費大幅減少。縱觀嘉谷的產品線,仙茗大米還好說,高端豬肉、野禽的銷量都不同程度地下降,清源啤酒才是最慘的。
眼看著就要開始步入旺季了,現在市場卻是一片蕭條,簡直不要太絕望。
清源啤酒過去一年有一個完美的開局。不僅一舉稱霸了岷省市場,在新開辟的越省和江南省兩地也是打得風生水起。年底公司啤酒廠報表出來后,銷售收入實現了四億七千萬,這還只是半年的收入。當然,由于并購與營銷的投入,事實上是虧損的。
但這對于一家剛起步半年的啤酒企業來說,已經是非常了不起了。
本來今年是要再上一個臺階的,如今,一場疫情打亂了清源啤酒的整個計劃。
……
“現在是機會!”趕回總部的清源啤酒負責人何長川對齊政這樣說道。
“受非|典影響,現在全國的啤酒消費都處于低谷,難過大家都是難過。”何長川炯炯有神,“但最難過的,還是那些地方中小廠。”
“現在的啤酒行業,已經是一個玩資本、玩戰略的時代。行業巨頭能憑借體量度過低谷,小玩家就很難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