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清源啤酒在江南省和越省,跟華閏雪花以及百威打得難分難解。這兩省的啤酒市場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三家都采取強勢介入的方式,用高成本的營銷和大投入的渠道來占據終端市場,全面擠壓本土品牌的生存空間。”
“那些本土啤酒企業往往資金實力有限,在惡性競爭環境中,只能敗下陣來,市場份額不斷縮減,企業出現利潤下滑甚至虧損。如今再碰上這種外部環境,大洗牌的時刻到了!”
從何長川的話里得知,江南省和越省都是位居全國前三的啤酒消費市場,各大啤酒巨頭早已在兩省開始了博弈。
清源啤酒就在去年斥資收購了兩個當地品牌,撬開了進軍兩省市場的大門。依靠大手筆的收購和近乎瘋狂的營銷,清源啤酒在兩省加速布局。
“燕啤和青啤也不甘落后,都在兩省有所斬獲。但最關鍵的還是資本能力。我們和華閏雪花、百威都可以憑借資本忍受在擴張收購中長期的虧損,而燕啤和青啤一旦出現盈利能力的下降,只得收縮戰線,眼睜睜的看著我們三家的收購擴張與長驅直入。”何長川冷靜道。
齊政心里暗笑,其實就是看背后有沒有金主爸爸唄,有金主爸爸支撐的三家,就有底氣蔑視其他兩家。
不過齊政也明白了何長川的想法,他就是想趁著這全行業低谷期,逆勢擴張,整合并購,減少當地品牌,占據更大的份額。
何長川繼續說道:“今年其他啤酒巨頭的擴張步伐放緩,我覺得我們不僅不能放松,反而是要抓住這個市場頹廢的機會,徹底立足兩省市場。”
齊政非常欣賞何長川的這種進攻性,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做市場的逆行者,是非常難得的思維和膽量。
“你想總公司為清源啤酒做些什么?”齊政開口問道。
何長川精神一振:“最好總公司能拆借一筆資金給清源啤酒用于擴張,因為在這個短暫的低谷期,找銀行貸款我怕來不及了。除了收購幾家地方啤酒廠外,我還想整合營銷渠道。”
“日后我只想保持三層關系即清源啤酒廠家、地區經銷商和零售商。這樣不僅減少中間分食利潤的人數,而且更強的服務力度有助于強化我們的品牌形象。”
“其實我最想學習百威,建立數字分銷系統,從而可以掌握每一個零售點每天、每一個包裝的銷量。這樣的話,制定和執行各種市場計劃就有了一個良好的基礎設施……”
齊政思考了一下,拆借資金不是問題,總公司可以為清源啤酒提供彈藥,但他擔心的是另一點。
“老何啊,我知道你是擴張心切。但是我覺得你不能僅僅是為了擴張規模,就盲目地并購。”
“要考慮到職工的問題,企業生產工藝技術改造的問題,品牌整合的問題……要在做大的同時做強,才有意義。否則還不如踏踏實實的發展。”
齊政不是打擊他的信心,不過國內企業實際上都存在對外部資源的整合能力比較弱的問題,齊政希望何長川能注意到這一點。
對此,何長川嚴肅道:“我明白,王總也是這么提醒我的。我會多跟王總請教,他在這方面的管理經驗相當豐富。”
齊政聽到王昱業也關注到這一點,倒是放心了。王昱業的管理整合能力在嘉谷內無人能出其右,既然他插手了,也不用齊政多言了。
“不過,老板,我覺得還有一點是不可忽視的。品質啊!只有高品質的啤酒才能提高顧客的忠誠度,贏得市場份額。我記得你說過,還能進一步提升清源啤酒的品質,然后就沒有下文了,老板你不會是忘了吧?”何長川最后揶揄道。
齊政聞言笑了,“這我還真沒忘,而且也有目標了,你等著瞧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