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又有多少人知道,其背后不僅有雄厚的國際資本支撐,還有科學家們孜孜不倦的研究作為依仗的。
嘉谷在資本上,勉強敢說有一定實力,但在真正的技術上,還差得遠呢。
就拿最基本的節水灌溉來說。
要達到真正的節水灌溉效果,需要兩點,采取最有效的節水措施和最低限度的用水量。
嘉谷采用的噴灌,算得上是有效的節水措施了。
但是應該灌多少水呢?
要達到真正的節水效果,僅憑灌溉設備的發展是不夠的,還需要研究農作物的需水規律,需要多少就灌多少,什么時候缺水了再灌,不多灌也不少灌,這樣才能達到最低限度的用水量。
這才是節水灌溉的關鍵所在。
而這一點一直被大眾所忽視。
所以嘉谷現在最需要的就是組織人研究農作物的需水規律,根據作物的需水規律,確定作物的灌溉決策,即灌多少、灌多深、什么時候灌?
這一點,即使是逆天的靈陣也是無法解決的。
是時候講究真正的科學了,齊政有時無奈地調侃自己。
但即使做到這一步,也才算剛起步。
所謂水肥一體,灌溉與施肥往往密不可分。
以色列在這點上向世人展示了什么叫絕活。
他們發展的水肥一體化技術,將灌溉與施肥融為一體,借助壓力灌溉系統,將可溶性固體肥料或液體肥料配兌而成的肥液與灌溉水一起,均勻、準確地輸送到作物根部,水肥利用率高得一匹。
他們針對水肥一體化技術研發的液體肥,有400多個配方的產品,能滿足各種作物不同生長階段需求。
還有更多的先進節水技術……
一個彈丸小國,國土中三分之二被沙漠覆蓋,極度干旱,人均水資源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3%,人均可耕地水平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20%……可謂艱難到寸步難行。
但就在這塊耕地資源和淡水資源嚴重缺乏的土地上,以色列人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沙漠農業的“神話”,利用不到3%的農業從業人口在養活800萬國民的同時,還使其農業產品占據了40%的歐洲蔬菜、水果市場。
簡直比齊政的靈陣還要玄幻啊有木有?
但這就是高超的節水技術真正的力量了。
在這一塊,嘉谷只能說是小學生,只能慢慢地進行補課。
說到底,我國也是貧水國家,發展農業節水技術還是很有現實意義的。
不過,雖然齊政也很支持嘉谷在農業節水技術投入研究,但對嘉谷未來能超過以色列還是很有信心的——即使是以一個企業對一個國家。
從大的層面上來看,農業節水技術主要算是“節流”,自身擁有的靈陣則能“開源”。
再怎么節流,理論上,水資源也是越用越少的。
但齊政這個能開掛的貨色卻能“開源”使得水資源越用越多,誰更有前途,還用說嗎?
只要靈陣的層次上去了,“開源”的范圍擴大了,再看看這茫茫的大西北,簡直越想越興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