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要利用好人參的這一特性,齊政就對國內人參產業做了個了解。
結果發現,國內人參產業現在真的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慘!
我國東北三省是人參的主產區,人參產量約占全球的70%。
隨著人參的藥用價值為人所熟知及中草藥市場的國際化,人參也成為國際市場的一大重要外貿交易產品,成為我國出口創匯的重要商品。
然而,我國雖是人參產量大國,但與此不成比例的,我國卻是人參產業小國。
世界人參總產值約300億元,我國卻只占其中12億元,不到世界總產值的4%,產量與產值相差二十多倍。
為了追根溯源,齊政就來到人參最大主產區吉省。
氣溫隨著入秋漸漸轉涼,本該是人參產銷的“黃金季節”,這邊卻是一片愁云慘淡。
“今年人參收購價格大跌,而且還看不到盡頭,大部分參農都蒙受了巨大的損失。”一位參農愁眉苦臉地對齊政說道。
“不少收購商提前與我們簽訂了收購合同,但是現在價格暴跌后,他們都紛紛毀約了,如今是想賣都賣不出去了。”這位參農欲哭無淚道。
他告訴齊政,人參種植需要耗費巨額的種植成本,在今年的形勢下,已經有參農破產了,甚至還出現了因償還不了種參債務而鬧自殺的事件。
“現在水參(即剛收獲的新鮮人參)最低價僅為6~7元/市斤,簡直是人參當成蘿卜賣了!按照這個價賣吧,肯定是巨虧;不賣吧,價格還在下跌,也不知道哪里才是盡頭?我現在都不知道該怎么辦了?”這位參農一臉沮喪,唉聲嘆氣。
齊政拜訪了多家人參種植戶,都是一片黑暗。
在這個過程中,齊政碰到了做人參生意多年的王老板。
他跟齊政說了不少人參價格暴跌的內幕。
“特么的,那些毀約的所謂采購商,其實都是日韓參企巨頭在國內的代理商!這都是一群天殺的內奸,這次的價格暴跌就是他們一手導演的。”王老板憤怒地譴責著那些同行。
“其實誰不知道他們的背后是日韓參企巨頭呢?他們先是支付少量訂金與參農簽訂采購合同,而在今年這種人參大豐收的年份,就以重金屬超標、農殘、關稅調整等種種借口毀約,并將儲備人參向市場低價拋售,造成人參大量過剩的假象,人為壓低人參價格,致使人參價格大跌。”
“你且看著吧,日韓參企通過在國內安插的人參代理商,在人參價格跌至冰點后,肯定會暗中低價收購優質的人參原料,精加工后銷往世界各地,謀取暴利!”
王老板臉紅脖子粗地擺手道,“說白了,我們就是掉進了日韓參企的陰謀里!”
原來,由于國內人參市場缺乏有效監管,外國參企是通過囤積、拋售、收購等手段對國內人參市場進行沖擊,以此打壓中國人參產業;同時大占便宜,以低廉的價格收購國內的優質人參原料,通過人參精深加工技術和品牌包裝,讓人參成為其獲得高額利潤的重要資源。
王老板進一步告訴齊政,如果與南韓進行橫向比較的話,我國每年約有2000噸人參以非常低的價格流向南韓被作為原材料,然后從南韓返回國內后人參就變成售價極高的禮品。
一瓶只有100克的南韓品牌高麗參售價高達幾百元;另外吉省的人參出口量是南韓的二十多倍,但是出口創匯額只有南韓的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