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我所知,南韓高麗參種植面積4萬多畝,僅是吉省人參種植面積的四分之一。但卻長期從我國獲得廉價人參原料,進而獲得高額的產業回報。”王老板指出,南韓人參產品的原料有三分一以上是來自吉省人參。
齊政聽完后一時無語。
產量大國卻是產業小國的格局,不禁讓他想起我國稀土行業的狀況。
稀土之于我國,有如石油之于中東,鐵礦石之于澳大利亞。
然而當中東和澳大利亞牢牢把握住石油和鐵礦石的定價權并享受暴利的時候,我國的稀土卻沒能夠享受到壟斷地位帶來的高利潤,相反,一部分遭到賤買的國內稀土甚至通過走私通道成為了他國的稀土儲備。
現在看來,我國的人參產業同樣是重蹈稀土產業的覆轍,讓人無法不擔憂。
其實相比于南韓的高麗參,我國的長白山人參抗癌效果更為突出,而且南韓也由于人參原料不足不得不大量進口。
也就是說,我國人參以低廉價格出口到南韓之后,卻搖身一變,成為了高麗參進行銷售。
至于為什么會導致這樣的情況發生?
王老板認為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兩個國家對此的重視程度區別很大。人參在我國只是區域性的資源,但是在南韓是受到國家的產業政策重視的資源。”
在南韓,人參是一張事關“國家形象”的王牌。
因此,南韓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實行人參專賣的國家,人參生產一直處于嚴格的計劃控制下。南韓人參產品如人參含片、人參飲料等,是與煙酒專柜放在一起銷售的。
可以說,人參就像泡菜一樣,是南韓人的生活必需品。
而為了奪取“參宗國”的名號,多年來,南韓政府、商界、學術界刻意包裝南韓為人參“發源地”和“宗主國”。
“盡管其人參產量遠不及我國高,應用歷史也遠不如我國悠久;甚至追溯起來,南韓人參本源于吉省人參,品質也無太大差別。但是他們臉皮厚啊,就是這么不要臉,你能怎么辦?”王老板對此嗤之以鼻。
淡定,這是正常操作!
齊政聳聳肩,對于棒子們的節操,他早就不抱任何期待了。
最后王老板感慨道:“其實還是因為供求雙方嚴重的不平衡——我國在生產層面上小而散,缺乏龍頭企業,造成了一個買方市場,就是需求的客戶很大但是供應商很小,因此我們生產溢價的能力就非常低了,在日韓參企的打壓下,只能潰不成軍……”
齊政一邊聽著,一邊若有所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