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槽”都不足以形容老“參把頭”崔忠明的心情。
看著眼前這個凹槽之地,分布著一大片長有像人的巴掌般平展的復葉的植株,隨林間的清風微微擺動,樸素得幾乎和周邊的綠色融在了一起。
但是崔忠明絕對沒有看錯,這就是人參!
老天爺!什么時候野生人參都扎堆出現了?
眼前的這一幕徹底地打破了崔忠明幾十年的“放山”認知。
隊伍里的其他“放山”人也無不一臉懷疑人生的表情。
但反應過來后,崔忠明小心翼翼地轉了一圈,無論是從周邊的環境,還是人參的長勢,都確定了這是野生人參無疑。
他激動得發抖,“奇跡啊,這是山神的饋贈啊!”
“快,馬上準備祭山神儀式!”崔忠明手舞足蹈,催促著其他“放山”人趕緊行動起來。
眾人轟然應下。
崔忠明向齊政介紹,“放山”人在正式挖參前,必須祭奠山神。“參把頭”崔忠明拿出事先準備的豬頭和白酒當作供品,準備起祭山神的儀式。
據說這種祭山神儀式從古沿襲至今,任何一個“放山”隊伍都會非常認真地對待,不敢有半點疏忽,惟恐得罪山神。
齊政和張澤宏以及隊伍里嘉谷的員工們幫不上忙,只能在一旁好奇地看著。
接下來的儀式很有趣,只見“參把頭”崔忠明大聲問:“什么貨?”
其他“放山”人則預估參齡,按照行話據實回報:比如長出一枚復葉,就說“三花子”;長有兩枚掌狀復葉的,就說“二甲子”;長有3枚掌狀復葉,就稱“燈臺子”……長有5個掌狀復葉的,就叫“五品葉”。
等喊到“六品葉”的時候,聲音都顫抖了——這是在百年以上參齡,極為罕見,“放山”人習稱“一片”,寓意見此元老,整片山坡會有無數子子孫孫,猶如族群。
關鍵是,這里的“元老”還真的不少……
至于那株貌似傳說中的七品葉的千年人參,則由“參把頭”崔忠明親自動手,把棒槌鎖的一端系在參莖上,另一端系在“索羅棍”上,以防棒槌“跑掉”。
待確定“鎖”好人參后,崔忠明就召集眾人伏地磕頭,向山神表示謝意。
待祭山神儀式結束后,才是正式的挖參。
在開挖前,齊政就將崔忠明拉到一邊,提出自己的要求:“崔老,你看這里的野生人參可不少,我是想盡量將它們移栽回去。所以除了難以移植的,其他的都不要直接采挖出來,你覺得怎么樣?”
崔忠明正擼起袖子準備大干一場,聽到齊政的要求,不由得一愣。
“你不是在開玩笑吧?老山參也移栽回去?這種老山參根莖移植可是不可控的。”崔忠明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