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在在土壤封凍前完成野生人參的移栽,降低影響其成活的因素,崔忠明總算松了一口氣。
但這只是開始,能不能讓野生人參順利地成活,還要看后續的照顧。
崔忠明已經被齊政聘請為野生人參的種植管理一把手,同時還有林業廳專業技術人員的支援。
野生人參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二級保護野生藥材,對其采集必須持有采藥證和采伐證,作為正規企業,嘉谷當然是提前取得了相關的采集證明,齊政才動手采集的。
要提供野生人參資源與相關的研究單位合作,也是其中的一個條件。
百年野生人參這么高價值的藥材,在這么多人的見證下,消息是隱瞞不住的,利益動人心,盜取的可能性相當高。因此嘉谷的人參種植園目前的安全措施可不夠用了,齊政首先就要加強野生人參種植園的防護體系建設。
將雜七雜八的工作安排下去后,齊政才有空處理采挖出來的幾株百年野山參。
那株貌似千年人參也被挖出來了,沒辦法,其外形太驚人了。
這株野山人參有3個蘆頭6條“手臂”,兩個蘆頭為堆花形,另一個則形同馬的牙齒,疏而粗大被稱作是蘆頭中的最優形狀——“馬牙蘆”。粗壯的參體自然地伸出六條“手臂”。最令人驚奇的是,其中一“臂”的長度超過了人參主體,總長近1.5米,實屬罕見。
也正因為如此,移栽難度太高了,不得不采挖出來。
崔忠明倒是慶幸,老實講,要是因為移栽把這株貌似千年人參給嚯嚯掉了,他覺得自己肯定會心痛得吐血不止。
另外還有七株百年人參因為生長地點不適合移栽,同樣被采挖出來了。
當然,大家都只是估計這幾株人參的參齡,要想真正判斷出準確的參齡,就需要人參專家來鑒定了。
曹斌就是一位專業的人參專家。
當齊政找上門來,請他幫忙評鑒幾株野生人參時,他是不以為然的。
“幾株”這個計量單位,在他的想象中,就意味著不會是什么太珍貴的人參。
況且,現在的市場上,哪有那么多的野生人參啊,大多都是騙騙不明群眾的。
及至他看到帶來的那幾株棒槌,雙眼不由瞪得滾圓。
臥槽,你這是野生人參?確定不是大蘿卜?
人參之所以珍貴,正是因為它生長周期長。尤其是野生人參,從發芽到能開花結種子,在地下生長了幾十年甚至數百年,吸收天地精華,才能身價百倍。
人參的年齡越大,價值越高,醫療保健的效果越好。年份只有1、2年的人參基本是沒有營養價值的。
一般50年以內的人參,年均增長量半克左右;50~100年者,年均增長量1克左右;100年以上者,年均增長量2克左右。也就是說,50克以上的野山參,要幾十年才能長成,大一些的要一二百年。
僅憑目測,曹斌估計齊政拿來的人參中最小的都有差不多一百克重,最大的那根,絕對在三百克以上。
俗話說“七兩為參,八兩為寶”,按照以前的稱,八兩就等于現在的半斤,即兩百五十克。
三百克是什么概念?按俗話來說這都不是人參了,是屬于天材地寶一類的了。
這要都是貨真價實的野山參,那也忒嚇人了。
曹斌心里不由得嗤笑,這人參也太假了吧,造假用力太猛了!
不過外表咋一看倒是有模有樣的。
等到一入手后,曹斌反倒不敢確定了。因為……這感覺太真實了。
在人類歷史上,凡是好的、珍貴的東西都不是孤獨存在,都有贗品、仿品陪伴,百草之王野山參更是如此。
從幾千年前人類發現并使用人參開始,黑心的商家就學會了以次充好、以假亂真,人參造假史一直伴隨著人參發展史傳承至今,屢禁不止。
比如用普通的人參進行拼接,美其名曰“工藝參”,如果真的當做工藝品展示、銷售,那無可非議,但充當野山參銷售就坑人不淺了。
此種人參通過插蘆、接蘆、接腿、接須、雕刻等方法,拼接成一株五行俱美的“野山參”。且拼接技藝精湛,普通消費者根本看不出破綻,就連一些行家也有打眼的時候。
另外也有部分用純正的野山參進行拼接。由于野山參五行不完美或缺少五行、或有斷須等傷殘,將缺少的部分用其他野山參進行嫁接,同樣能得到一株品相完美的“野山參”。
因此曹斌不敢大意,細細品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