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合方案確定下來后,并不等于就完事了。
業務的剝離,權限的歸屬,管理的改善……整個集團內部都是爭論不休。
半個月里,董事會議就召開了十多次,不斷的協調關系后,嘉谷集團的幾大業務板塊才梳理完成。
隨著內部的整合梳理完成后,嘉谷集團目前實力和野心的差距,也就一目了然了。
嘉谷希望把全球化產業鏈建立起來,把全球質量最好、價格最低的糧食等農產品,用最有效率的物流、加工和服務,形成消費品,供應到所需要的消費者,從而成為具有真正競爭力的國際化糧商。
但現實的情況是,嘉谷在國內傾力打造的全產業鏈,最多只能算獲得形式上的完整,遠遠稱不上具有強大的競爭力。
因此,整合后的嘉谷集團,沒有騷包地四處出擊,而是繼續內斂地進行精細管理。
齊政對管理知之不深,無論是他所學的專業,還是前世的失敗經歷,對于一家幾百人的公司的管理來說,都談不上有多少幫助。
但齊政深受后世互聯網思維的影響,同時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有一點比現在大多數的企業家先進——他知道現代企業管理,極簡主義才是王道。
越簡單,效率越高。人類的本能中,最大的快樂來自于盡量少的抉擇以及盡量有創造力的自我突破——選擇困難癥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
所以,極簡主義的管理方式,才是最符合人性的。
那種講究形式主義,會議一個接著一個,活沒干完,會還一直在開;一件十分簡單的事情,流程卻一大堆;項目還沒完成,報告卻已經寫了一堆……的狀態,一向是齊政所鄙視以及盡量避免的。
但嘉谷集團隨著人員增加、業務增加,使得管理活動逐步增加,管理復雜度也增加。各種關系的交織,使得各種溝通、協調數量呈現幾何級增長,工作復雜度也增加了。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推行極簡主義式的管理,在與王昱業溝通后,齊政在集團內部主動“放權”。
經營權都下放給各大子公司;而總部的部門也不再是“純管理”的部門,不是坐在辦公室里的審批者,而是一個讓溝通流暢、讓責任承擔、讓資源配置優化的組織者。
同時,齊政還花巨資引進Oracle集團管理信息化系統,實現精細的庫存管理、各部門的高效率協同溝通——在這個年代,已經是數字化管理的典范了。
04年就在嘉谷的一系列整合中悄然度過。
充滿希望的05年就這么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