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過后,嘉谷的總部駐地基本確定。
隔壁江南省的安市贏得了嘉谷的青睞。
“第一輪評選時,說什么我也想不到嘉谷總部最終會選擇落地安市。”王昱業對齊政如是說道。
齊政略顯得意地說道:“可不是,在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的夾擊下,不起眼的安市差點在第一輪就被淘汰出局了,要不是我慧眼識珠啊……”
在國內,大多數雄心勃勃的創業者和管理者,公司總部可選擇的地方除了北、上、廣、深,頂多再加上杭城、長安、金陵等幾個為數不多的二線城市。
嘉谷的高層剛開始也是同樣的想法。
越往外走,越是看了天下,就越發覺得南開市甚至岷省的“狹小”。
如果是大鵬鳥,不會只在一角天空展翅;如果是真龍,不會只在一處深潭潛伏。
齊政知道,自己和嘉谷集團遲早要走出來,根據實際發展需要設置總部,同時淡化地域性,不做南開嘉谷、不做岷省有道,而是做中國嘉谷。
岷省境內峰嶺聳峙,丘陵連綿,在交通上是一大劣勢;無論是經濟環境還是人文環境,都不適合做大企業的總部——尤其是人力資源。去年出于發展的需要,嘉谷進行了一次大規模招聘,結果岷省的人力資源劣勢暴露無疑,優秀的人才不是北上長三角,就是南下珠三角,本省根本留不住。
但一線大城市真的好嗎?
在我國,絕大多數的世界500強企業的總部都位于大城市,其中總部位于首都的就占了一半。
不像美國,不少大企業在選擇總部時對小城鎮情有獨鐘。沃爾瑪總部設在一個只有不到三萬人的小城本頓維爾;“股神”巴菲特的投資帝國總部設在一個內陸小城;微軟公司的總部設在雷德蒙德市,美孚石油總部設在歐文市——兩者的名氣小得基本聽都沒聽說過。
當然,這也有國情上的差異。
經過多年的城鎮化過程,美國的城鄉基礎設施差別已經不大,很多在大城市能滿足的條件在小鎮也能滿足。而且更重要的是,小城鎮與“大城市病”基本絕緣,大城市缺乏的優美自然環境在小城則隨處可見。
而信息時代的到來,城鄉差別進一步縮小,足不出戶即可“運籌電腦之前,決勝萬里之遙”。
但在我國,優質教育和醫療等資源大多集中在一些大城市。所以,大城市生活成本這么高,生活壓力這么大,大家罵歸罵,卻沒看見幾個真正逃離“北上廣”的——不是不想逃,實在是無處可逃啊。
在國內的小地方,年紀輕的,孩子上學的問題解決不了;年紀大的,醫療保健的問題解決不了,你說誰還愿意去小地方工作?
嘉谷目前所在的普誠縣甚至是南開市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地方。
但北上廣深,水太深了,三六九等讓人不自在。
齊政更希望的嘉谷總部所在地,可以是一個不大的城市,但要有現代科技帶來的各種便利,又能最大化地融合進自然環境,草青樹綠,花開鳥飛,一派田園牧歌的景象;如果再加上地方的人情深厚,地產便宜,而大城市又在一兩個小時的車程之內,那就更是別無所求了。
當然,想的倒是挺美,但如果有這樣的地方,那簡直是天堂了。
直至江南省的安市進入齊政的眼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