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規模不經濟”,就是當牧場規模達到一定的程度后,管理成本等反而增加,而適度規模的牧場反而成本更低,也很好管理。
“模式創新是很好,但嘉谷乳業對萬頭牧場的執著,陷入長期高負荷的運轉,必然導致管理和資金上的重重困難。”這位乳業專家在《華夏經濟周刊》上表示。
這種觀點并不是個例。
國內奶業協會副會長也曾直指牧場“規模越大,環保、污染、疾病控制難度就越大”;而另一位乳業專家則拋出“深水炸彈論”:萬頭牧場面臨防疫、環境和飼料的有效供應三大威脅。
外界看來,嘉谷乳業的出身略顯神秘,背靠嘉谷集團,崛起太快,又不喜歡做宣傳;數萬頭牛的超級牧場模式,在環保與防疫方面令人擔憂;如此高度集約化,奶牛與飼料的來源也面臨挑戰……
總的來說,除了利益相關方的有意貶低外,這些質疑也不無道理。
但這是建立在外界無法窺探嘉谷實力的基礎上。
萬頭奶牛住在一起,疫|病控制是最大的風險,但嘉谷有靈陣——“三星聚靈陣,五系均衡。效果:聚靈,化濁。生物處于陣中,能使靈氣滌體,魂魄精固,陰陽柔順。”
靈氣滌體使得動物疫|病爆發的風險為零,對于養殖業,只要不發生疫|病,其他的問題都是小問題。
至于環保問題,陳建章領銜的嘉谷實驗室恨不得將物質循環精細到分子狀態。
飼料來源,齊政甚至跑到美國當起了大地主,只為國內的奶牛找口糧……
因此在外界四面楚歌的質疑下,嘉谷乳業聯合嘉谷農牧波瀾不驚地開啟了爆“萬頭牧場”的征程,同時為五個大型“萬頭牧場”選址。
萬頭牧場每天消耗的牧草數量驚人,而按照嘉谷乳業的計劃,未來選址并非遵照傳統奶源地標準,而是著眼于黃河、長江以南等地區,這里靠近消費市場,也是嘉谷乳業建廠的首選,不過牧草卻需長途運輸——本來就要從美國進口自家的牧草。
與乳業界的質疑不同,有嘉谷牧場的例子在,地方政府對前來考察的嘉谷農牧和嘉谷乳業大受歡迎,在土地和融資方面都提供很大的優惠。
要知道,牧場的主要固定資產是奶牛,作為活物,它并非可抵押資產。不過多個地方政府表示可以擔保協調,以奶牛為抵押,給萬頭牧場建設提供信貸資金。
綜合算下來,計劃建設的每一個牧場都至少能獲得銀行70%的貸款,嘉谷只需要投入預估三分之一的資金,就能完成“爆牧場”計劃,這也壓下了嘉谷內部不少的反對聲——雖然發了一筆橫財,但資金壓力還是太大了。
作為后起之秀,嘉谷乳業的動靜自然不會被乳業界忽視,但嘉谷乳業的大動作,卻遭到了一致的嘲諷。
“嘉谷乳業絕對會因為萬頭牧場的****付出沉重的代價!”
這是目前乳業界的主流觀點。
但有趣的是,草原雙雄之一的猛牛,似乎對嘉谷乳業看似任性的“爆牧場”羨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