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豬肉加工業在農產品中已經算是發展最快的行業,但前三大肉類加工企業的市場份額不足全國的3%……嘉谷糧油目前的實力還不如國糧集團,在行業的話語權不足,又憑什么讓家樂福另眼相看呢?
就像世界著名的品牌營銷專家拉里·萊特所說的:“擁有市場比擁有工廠更重要,控制了零售市場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擁有市場。”
市場在人家手里,只依靠別人的施舍度日,那滋味自然不好受。但如果不忍氣吞聲,失去的可能更多。
齊政偏偏不想忍下這口氣。
王昱業和鐘華志被以家樂福為首的外資商超四處攻城略地、火爆各大商圈的狀況所唬到,齊政可不怕。
在本世紀頭幾年門店規模的快速擴張與銷售業績的持續增長后,諸如家樂福、沃爾瑪等國際零售巨頭,布好了局,杯中斟滿香檳,準備好慶祝第二次躺著賺錢的勝利。
然而,他們等來的,卻是國內本土企業兇猛的進攻——不但開始觸到瓶頸,還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圍剿,同時被自己的“學生們”追趕上并超越。
這還不是悲劇的盡頭。
自從喬布斯推出一代“腎機”之后,智能手機開始普及,以阿里、京東為代表的電商相繼強勢崛起,降維打擊開始。
有句話怎么說來著?“我消滅你,但與你無關。”
當互聯網巨頭們開始用新零售重塑造傳統零售業后,傳統商超變得無所適從——無論是本土還是外資商超。
當然,這是未來,除了齊政,沒人能看得這么遙遠,也沒有人能想到新時代的到來會那么的猝不及防。
但齊政既然知道了家樂福等外資商超以后的日子會越來越難過,又怎么會甘心為其義務“獻血”呢?
齊政抬手止住了兩人的勸說,認真地說道:“我知道,有之前仙茗大米暢銷的例子,如果我們跟家樂福談判,進場費會降低一些,就算不賺錢,應該也不至于還要補貼。”
“但以后呢?如果是一般的貪婪,我們還可以考慮合作,比如沃爾瑪,就不會在合同里規定供應商到底要交多少錢,而只是在采購員與供應商溝通時,以口頭傳達的方式告知要交多少錢,相對來說,收取的費用還算是比較低的。”
“但家樂福作為這一模式的首創者,我實在無法相信他的節操。要知道,收進場費也像吸~毒一樣,會讓其上癮,欲罷不能的,畢竟這樣賺錢太輕松了。”
齊政諷刺一笑:“去年,我國全面開放零售市場后,家樂福宣布其目標是在未來幾年,將國內的門店數發展到300家。看來國內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得準備足夠的資金,供家樂福盤剝了。”
說到這,齊政眼神如利刃般鋒芒畢露:“如果一直這樣輸血供養以家樂福為首的外資商超巨頭,他們會掐住我國農產品加工企業的脖子,而且,越掐越緊!這口氣,我不能忍,嘉谷也不能忍!”
“與其將好處白白給了這些外資巨鱷,我們不如換一種方式,扶持本土零售勢力,培養出嘉谷在零售行業的代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