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個普通水果而言,難吃,意味著它職業生涯的終結,但在中產階級的世界里,難吃,卻能夠打開另一片全新的天地。
“從心理學上來說,‘找樂子’是大眾文化的集體低級趣味,中產氛圍當然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來烘托。”齊政解釋道。
譬如“少油、少鹽、少糖、高纖維”的食譜、心靈禪修、辟谷瑜伽等各種“自苦”手段,慢慢地就成了中產階級信奉的消費主義。
他們偏愛羽衣甘藍那又硬又苦的味道、冷榨果汁的冰冷味兒、牛油果的生雞蛋味、冷三明治那種吃后胃疼的感覺、99%的黑巧克力的苦味、素食者吃的黑豆做的漢堡扒……
齊政一直都覺得,他們其實是在自我催眠,瞧這健康的食物配色和完全遵從食物原生態的處理手法,不需要濾鏡都像是莫奈的早餐……
“當然,這點不是絕對的。難吃,雖然能讓水果站上鄙視鏈的頂端,但不是所有中產階級都有‘自虐’的愛好。在其他條件都滿足的情況下,好吃點總歸受眾大點。我反而慶幸藍莓的風味還不錯。否則要我捏著鼻子推銷自家的產品,還真的舍不出這張臉。”齊政笑著說道。
三人也莞爾一笑。
齊政一臉輕松地說道:“說到這里,其實就很明白了,在保證生產質量的同時,重點宣傳藍莓的歐美系出身、高顏值與養生功效,結合藍莓極佳的風味,將藍莓從小品類做成大品類,市場擴大了,價格也保持在一定的水準,真的不是難事。”
三人相互對視,這么聽下來,都覺得大有收獲。
老實講,齊政的分析單獨抽出來,都不是什么高深隱秘的觀點。但他們之前雖然隱約有所感悟,不過都沒有將這幾點串聯起來。
這么一頓分析,只要舍得投入營銷推廣,三人都相信藍莓的市場表現,能從高端小眾,走向高端大眾,在水果市場的占有率上不容小覷。
而且,按照這樣的法則,打造其他水果“爆款”,貌似真不是什么難事。
三人也因此一窺齊政的眼界,沒有對行業的多年浸淫,就能有如此的見識,管中規豹,嘉谷能順風順水發展到今天的地步,真的沒有意外。
齊政最后向霍斌點出:“我國農業目前的最大難題,就是生產源頭無序擴張和惡性競爭。嘉谷集團雖然產業基地遍地開花,但若無法做到強勢控制某一品類的生產源頭,就不能掌握行業話語權和形成權威效應。”
“因此嘉谷集團推崇‘放權’管理。對于佳藍果業,目標是要成為國內水果界有影響力的標桿企業品牌;要對藍莓這個單品充分深挖到底,以原料食品為主力,延伸其加工功能食品,實行圍繞核心單品的多樣化戰略。”
“老霍,歷經數年深耕,你能種好藍莓只能算是個好‘農夫’;但將藍莓開拓成百億元的大市場,才是一位有實力、有能力的企業家應該具有的擔當。我期待著有一天你能被稱為中國的藍莓之王。”
看到霍斌爽朗地大笑,張宣淞和潘華才意識到,嘉谷集團絕對控股的佳藍果業,竟然是交到占股不到20%的霍斌手里獨立經營。
兩人立刻意識到齊政所說的“放權”管理不是說說而已。
張宣淞則想得更深一層,齊政這番話,莫不是在隱秘地告訴自己,嘉谷絕對控股的公司都任由小股東獨立經營,對于投資入股不會超過30%股份的永惠超市,更是沒有插手管理的興趣?
一時張宣淞的心情有些微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