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政就對張宣淞和潘華說道:“農業,是現在最需要提升供應鏈效率和質量的產業。而大的資本投入和更好解放生產力的生產方式,才是提升中國農業運轉效率的真正解題思路。”
“嘉谷集團以后的工作重點,還是放在供應鏈等基礎設施上,通過進一步觸達供應鏈上游,用更好的產品和更具優勢的價格觸達消費者。”
張宣淞精神一震,知道正戲來了。
幾天的參觀,他對嘉谷的實力確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對永惠超市加入嘉谷體系也不是那么排斥了,現在他是想聽聽齊政對永惠超市的定位。
齊政也不負期望,開誠公布地說道:“首先,一個人精力有限,一個集團的精力同樣有限。嘉谷現在要做要走的是自己的一條路,而不是去模仿重復別人所走過的路,那樣我的理想也很難被實現。”
齊政想起嘉谷農業的主糧戰略,嘉谷農牧的萬頭牧場和大型養豬場,嘉谷糧油的品牌戰略,嘉谷食品的乳業和啤酒業……這些都處于朝陽時期,要運作起來就需要不斷投入精力、資金,在這個現金為王的時代,齊政還需要想辦法從老美身上薅羊毛以反哺國內產業,壯大產業鏈,實在騰不出那么多手來兼顧更多的行業。
“嘉谷的目標,是建立一個農業發展平臺,一個由眾多農戶、農企和終端銷售商一起組成的一個互相依存的平臺。”
“在產業鏈上游,嘉谷在種植上提供技術打造示范基地,引導農民生產,實現不同品質、種類和數量的規模化農業產物的標準化生產。”
“在中游,嘉谷將加大倉儲運輸鏈條的投入,打破農產區的銷售半徑和時間限制,實現農產品的低成本流通。”
“在下游,嘉谷通過制定品牌營銷方案,在銷售提供流量扶持。”
說到這里,齊政目視三人:“我知道你們能做到什么事,你們三人都是潛力股,張總你的全品類生鮮超市規劃,潘總你的社區生鮮超市規劃,老霍你對藍莓的執著程度,如果換成是嘉谷,不一定就能夠和你們做得一樣好。”
“但是嘉谷可以為你們提供一個充分發揮的平臺,你們在深度參與的同時,將享受到農業升級的紅利。而放到更高的層次,農民可以在規劃下知道種植什么賺錢了,消費者也可以獲取更品質更安全更豐富的農產品,與此同時價格會得到有效壓縮。”
齊政最后擲地有聲:“這個平臺的社會影響力以及社會價值,遠高于我們業務本身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外界對公司的估值!”
“就憑你齊總的看重,如果我干不好,沒說的,我主動請辭!”霍斌激動莫名,握拳說道。因為齊政的這份理想,他獲得了與嘉谷合作的機會,怎么不心生觸動?
錢是生活的保障,是實現夢想,事業成功受人仰慕的基礎。最重要的是,他因此獲得了莫大的認同和一個更大的平臺。
潘華同樣為齊政的宏大規劃所鼓舞。
張宣淞則為齊政含義深刻的最后一句話所打動。
多少年來,中央一號文件都是關于農村問題,這也足以說明解決農村問題本身的社會價值,這很難,需要投入、耐心和時間。雖然農企改造供應鏈的故事不勝枚舉,但嘉谷集團扎根田間地頭的扎實投入,顯然是最值得相信的領軍者,應該沒有之一。
他都不由得暢想,嘉谷的這個平臺,一旦覆蓋全國,將會產生多大的社會影響力?又將會撬動多大的社會資源?
這艘大船,現在有機會不上,他捫心自問,日后真的不會后悔嗎?
答案不言自明。
張宣淞思忖良久,終于抬起頭,對齊政含笑道:“齊總,我想,我們應該談談合作的問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