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政嘴上毫不認輸:“嘉谷不是不能引進最先進的設備,但現階段,機械裝備跟團隊的磨合更為重要。我從國內招募的,都是有十年以上大豆種植經驗的團隊,他們就是駕馭著眼前的機械,為我們國家的糧油生產,做出了莫大的貢獻。”
眼前的車隊,包括團隊人員,都是王昱業在國內通過合作伙伴九三油脂從國有農場招募的,國內也只有國有農場,才能滿足嘉谷的人員和裝備需求。
嘉谷集團向團隊所在的國有農場支付一筆勞務費用,同時在工作期間,團隊的獎金后勤和來回的費用,全部由嘉谷承擔。
在“為國爭光”的口號下,多個國有農場優先派遣經驗最豐富的的團隊,奔赴遠東的海外農場。
聽了齊政的話,太田明夫的笑容一頓,隨即笑吟吟說道:“機械裝備先進點,總比單純提升團隊效率要方便吧?”
齊政笑看太田明夫一眼,搖搖頭沒有說什么。
丸紅商社作為島國國內首屈一指的糧商,與國內的久保田等農機巨頭建立深厚的合作關系,自然在農機的保有量和先進程度上走在最前頭。
而國有農場無論是在資本還是需求上,都對最先進的農機可望不可及。而齊政也不覺得區區幾十臺農機的差距,就能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多大的優勢。
太田明夫見齊政不接話,眼珠子一轉,換了一個話題說道:“齊董,我聽說嘉谷的農場管理團隊和招募的勞動力還是以中國人為主?”
齊政漫不經心道:“那又怎樣?”
太田明夫輕輕一笑,頗有些語重心長地說道:“齊董,我說話直接,您不要介意。你們可能在海外經營的經歷不多,但按照我的經驗,在海外經營農業,要充分考慮投資對象國的需求,實現互利共贏。而盡量招募當地人進入團隊,能很大程度上減少或消除投資對象國政府及民眾的誤解或抵制。”
齊政知道,太田明夫說這話是有底氣的。丸紅商社的高管團隊是市場化的精英團隊,以全球為市場,廣泛招賢納士,不分國籍、性別。
譬如在遠東,丸紅商社的農場招募了不少老毛子,從管理崗位到普通勞動力,都為老毛子留有位置。
而嘉谷,也從遠東招募了不少勞動力,但更多的是之前從國內進入遠東發展的國人,他們通曉俄語,與老毛子溝通不存在困難。
齊政對此不置可否:“你們有你們的考慮,我們有我們的考慮,你應該關心的,是為你們招募的員工多準備點伏特加。”
太田明夫面色一僵。
遠東本就勞動力短缺,加上民族習慣、工作節奏不同,丸紅商社也受困于勞動力用工量的不穩定和不確定——老毛子不但酗酒,工作上也比較隨性,確實令人頭大。
太田明夫很快恢復笑臉:“我們商社擁有精通俄羅斯政策、法規、市場和風土人情的復合型人才,對跨國農業生產管理經驗豐富,我相信,與本地人的磨合很快就會走上正軌。”
“反而是你們嘉谷,雖然招募本國人方便,但是從長期來看,是很難融入遠東本地的。”
太田明夫語氣誠懇,但齊政只是笑而不語。
太田明夫看似是為了嘉谷考慮,但齊政知道,他是在給嘉谷挖坑。
齊政相信丸紅商社有充足的跨國經營的人才,雖然麻煩了點,但與老毛子磨合好應該不是問題。而嘉谷缺乏這樣的人才,如果招募太多的老毛子,單是管理他們就焦頭爛額了。
更何況,現在嘉谷和丸紅商社是兩種運營方式,如果嘉谷主動向丸紅商社趨同,最起碼,會讓丸紅商社在瓦西里那邊大為加分的。
太田明夫見齊政毫無反應,不禁揚聲道:“齊董,目前看來,無論是機械裝備,還是經營團隊,我們商社都更勝一籌。嘉谷不主動求變,估計很難比得上我們了……”
齊政轉頭看了太田明夫一樣,露出潔白的牙齒笑了:“比不上嗎?你這話說得太早了,不過是一些外在條件,勝負終究是要看成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