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的對賭協議,在嘉谷內部也引起了極大的爭議。
不得不說,有一點被高盛掐準了,嘉谷集團目前對資金的渴求,達到了一個臨界點。
集團的資金也不是無窮無盡的,要兼顧旗下各公司的投入,又要為未來布局,今年的資金鏈條已經開始緊繃起來。
尤其是嘉谷農牧。
嘉谷農牧今年的任務重啊——萬頭牧場計劃好歹有集團總部的投資和地方銀行的貸款支持,能順利推進;但要同時兼顧集團的養豬場擴充計劃,資金方面就有些捉襟見肘了。
主要是今年的生豬行情實在低迷,多數養豬戶們一直虧本經營,嘉谷農牧雖然不至于虧本,但營收上受到影響是必然的——養豬場連貸款都不好貸。
因此當齊政想聽聽大家的想法時,嘉谷農牧的李東亮首先表態有條件地贊同。
“04年,豬肉價格有所上漲,大量養殖戶增加產量,以至于今年出現供大于求,價格下跌。”
“很顯然,新一輪豬周期開始了。”
豬價呈現典型的周期性變化,一輪周期大概持續4年左右。過往經驗顯示,豬價主要由生豬供給決定,而供給又主要由養殖利潤驅動。
當生豬養殖利潤下降、進入持續虧損時,部分產能退出、生豬供給減少,進而帶動豬價修復;隨后養殖利潤上升,又引發產能擴張、生豬供給增加,豬價再度下跌,養殖利潤下降,如此循環。
李東亮就說道:“未來兩三年,豬價必然會出現反彈。如果有充足的投入,我有把握取得一份金光閃閃的業績。我覺得可以對賭,但是高盛設置的對賭指標有點高,最好能通過談判適當調低點……”
戰略部的丁顯搖頭說道:“高盛也不傻,他不可能同意一個我們能輕易達成的對賭指標。2億美元,折合成人民幣是16億元啊!都能把嘉谷農牧的養豬場全資收購了。即使我們賭輸了,高盛債轉股也不過要求30%的股份,哪怕再經過三年的發展,也算是溢價入股了,說出去誰都得說高盛厚道。”
“如果豬價上漲比較理想,我們賭贏了,相當于得到一份無息貸款。高盛明擺著是要用錢來誘惑我們,要求30%的股份,也沒有踩到我們的底線,高盛確實是有能人!”
在場眾人都默默點頭。
高盛如果要求對賭更多的股份,嘉谷可能毫不猶豫就拒絕了。但30%的股份,不至于讓嘉谷翻臉,但又如鯁在喉。
至于入股,說實話,嘉谷能入股其他公司,高盛自然也能入股嘉谷的子公司。
如果忽略掉齊政的靈陣加持,通過出讓股份融資發展對于民營公司來說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更何況,生豬養殖公司不過是嘉谷集團子公司的子公司,外來資本入股對集團也不會有多大的影響。
當然,如果發展的好好的,誰也不想轉讓股份,但嘉谷農牧現在不是缺錢么?
“高盛同樣看到了這輪豬周期的機會。而且國際資本在投資方面更加現實,更懂得通過資本與產業的結合獲得超值利潤。”王昱業不太贊同這種對賭,在他看來,企業踏踏實實發展,哪怕慢點,但更穩當。因此他從另一個角度看待高盛的曲線入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