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巴羅夫斯克。
遠處一望無際的荒野上,農場工作人員駕駛著超大型整地機,身后肥沃的黑土正順著機械犁片翻滾——明年,這里將成為新大豆田。
齊政和張澤宏漫步在這個占地五萬公頃“小型”農場內,看著荒置的土地被重新開發。
“遠東地廣人稀,目前尚有超1億公頃耕地正等待外來投資者開發。作個假設,如果嘉谷將遠東地區開拓成為優質農產品原料種植區,哪怕只開發十分之一,都有1.5億畝,已經相當于黑省耕地的三分之二了。從目前的產值來看,1.5億畝地大豆產值超過600億元。若進行深加工,產值大約能翻3倍,達到近2000億元。”張澤宏憧憬道。
齊政翻了個白眼:“想太多了。不說遠東所謂的1億公頃耕地有多少是荒地,需要多少巨額投資才能開發出來?我們在遠東的擴張也不是沒有限度的,擴張到一定的規模,我們遇到的阻力必然會增大。”
“老毛子再貪財,也不會讓我們控制遠東的大部分耕地。我估計,這個臨界點在500萬公頃左右。”
張澤宏“嘿嘿”一笑,知道齊政說得在理。
別看老毛子現在對嘉谷歡迎備至,那是因為嘉谷能給他們帶來豐厚利益,而且嘉谷在遠東的實力比不上本土寡頭。
但等到嘉谷的規模擴大到一定程度,雙方實力開始失衡,他們必然會限制嘉谷的擴張,甚至會引進其他的勢力以制衡嘉谷。
張澤宏就嘀咕道:“不管怎么說,等我們達到被限制的規模后,我們在遠東的大豆產業估計都成為遠東的支柱性產業之一了,這對遠東的貢獻是不是太大了?”
齊政目光幽遠:“大嗎?這可不一定。”
大豆產業之于遠東,既是動力又是枷鎖。
說是動力,是因為大豆種植業會帶動周邊地區許多產業的發展,但是這種影響更多的是垂直式的,而非水平式的。凡是與大豆出口經濟相關的城市基礎設施、交通運輸和出口加工業等都能得到快速發展,反之則并無明顯變化。
至于枷鎖……
“大豆歸根到底還是一種資源,俄羅斯可以說成也資源,敗也資源。”
“大豆出口收入大多進入了少數寡頭的腰包中,同時進一步加強遠東對資源出口的路徑依賴。畢竟這個來錢容易,躺著掙錢。但賺過了容易的錢,就很難再像我國一樣沉下心來,一個一個產業地突破,并最終逐漸實現產業升級。”
“同時,通過這種農業—資源的深度貿易捆綁,將遠東地區作為優質原料供應基地,黑省對俄口岸將由傳統小額邊境貿易直接升級為大宗農產品原料進出口與加工基地,面向全國、全球輸出,黑省的產業結構就此發生巨變。”
“你說,這是對我國的貢獻更大,還是對遠東的貢獻更大?”
張澤宏已經目瞪口呆:“臥槽,原來我們在下這么大一盤棋!”
齊政莞爾:“集團已經著手在對岸的撫遠市黑龍江畔建糧食專用碼頭及大豆加工廠,今后遠東大豆產量上來,糧食將大量回流,水路對大物流來說更節約成本。”
嘉谷集團計劃以哈巴羅夫斯克為基點,以新建的撫遠碼頭為起點打通江海聯運物流體系,讓源自遠東地區的百萬公頃大豆基地初級及精深加工大豆產品,銷往國內南方甚至更廣闊的國際市場。
張澤宏說得沒錯,這是一盤大棋。
這是經濟上悄無聲息的滲透。遠東的寡頭們以為嘉谷只是要大豆,遲早有一天,他們會發現,嘉谷要的,是遠東的“殖民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