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嘉谷成立的第二年,信息部就組建起來了。信息部直接向齊政負責,丁顯也是向齊政匯報工作。
信息部首先在國內所有省份設立辦事處和建立信息通訊系統,負責搜集各種公開和半公開的資料。理論上,信息部是不會進行任何非法的情報收集的,但若是有人要出售相關情報,也要由他們在律師的指導下進行接洽。
情報是指從海量的信息中提取關于某個部門或者某種產品、商品的信息,而這個工作需要“專家”來完成。
就嘉谷情報體系而言,這些“專家”大體上有兩類,一類是擁有專業商品知識和貿易技能的人才,一般是嘉谷體系的員工;另一類是擁有豐富人脈資源,類似于“敲門磚”式的人才,一般是當地人。
當然,也有些超級人才是“專業”和“人脈”兩種功能都具備的。這些人都是非常專業的人才,他們懂得在信息的海洋里揀出“真正有價值的信息”——這樣的人才,在嘉谷體系內也不過一掌之數。
信息局總部設在嘉谷總部,單獨占據一層樓。由戰略部的丁顯負責,他每天都會統一搜集并分析國內外匯總來的情報信息,并把精選出的情報按等級提交給齊政或董事會,每天送給管理層審閱處理的情報從十幾到幾十份不等。
正是依靠這個晝夜不停的情報網,嘉谷體系得以注視著國內相關行業的風云變幻。現在看來,已經展現越來越大的作用了。
以生豬養殖來看,首先是信息搜集。一個生豬養殖方面的專業人才會搜集與生豬有關的情報信息。除了看《中國畜產報》這樣的刊物所公布出的信息之外,還需要搜集一些市場上的價格信息和各地的產量數據、天氣數據等,以及飼料等的銷售量,以便提前判斷好市場的形勢。
再次,總部有專門團隊負責分析內部、外部匯總的信息,團隊規模大小不等,一般為六七個人,建立模型進行綜合性、戰略性的研究,尋找商機或得出結論。
齊政眼前這份提前幾個月就能預測到市場形勢變化的資料,就是這樣出臺的。
與此對應的,是信息部大筆的投入。從前年開始,每年投入信息部的資金就已經高達上億元,信息部甚至已經開始走出國門了。
嘉谷體系在俄遠東地區苦心經營了兩年時間,算不上根深蒂固,那也是有些根基了。瓦西里固然是嘉谷在遠東最大的權力背景,但借著他的勢,信息部也在遠東經營了一個不小的關系網和情報網。
除此以外,信息部還在海外的紐約、倫敦、悉尼等多個大城市設立了駐點,不過規模還暫時比不上國內就是了。
齊政剛開始建立信息部,其實是為了一個不可言說的目的——為自己的預言做掩護。
很多時候,推理出正確的結果很難。但知道了結果,倒推出原因卻不要太輕松。齊政如果想要對某種經濟形勢作出預言,安排信息部搜集相關方面的信息,預言就是建立在“正確合理”的信息基礎上的了。
但如今,顯然這個情報網給了齊政更多的驚喜與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