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追蹤研究滸苔的商業化前景,海洋學家姚建益請求繼續參觀海藻有機肥的生產和應用。
齊政和陳建章商量了一下,同意了他的請求,并由陳建章帶他參觀。
在蘇北的海藻有機化肥廠。
明明進入的是有機肥生產廠,聞到的成品卻有一股淡淡的腥味。
當姚建益知道嘉谷采用的是先進的生物發酵法工藝技術路線,不由得在內心暗自估量嘉谷實驗室的技術底蘊。
海藻肥可加入秸稈或豆粕作為混合物復配,1噸的海藻原料大概可發酵成1.1噸的海藻有機肥。
姚建益不知道嘉谷生產有機肥的成本,但從陳建章的態度來看,應該是可以接受的。當然,除了成本,他更在意的是肥效。
具體肥效就要看應用了,陳建章先帶他到嘉谷在蘇省的有機肥應用合作示范點。
嘉谷農資為了推廣展示有機肥的效果,在各地篩選了一批種植戶作為合作示范點,蘇北的綠園農業合作社就是這樣一家合作戶。
走進綠園合作社的設施農業園區,園區內有100多個大棚,全部種植西紅柿。
參觀幾個大棚后姚建益發現,綠園合作社大棚內的西紅柿與一般種植戶的確實有些不同,西紅柿秧苗長得更好、果實顏色更光滑。
這些西紅柿正是施用了嘉谷農資的有機肥料。
據綠園合作社理事長介紹,嘉谷的有機肥使西紅柿外觀上更好看,口感也特別好,深受收購者和消費者的歡迎。“我們使用有機肥種出來的西紅柿,比使用普通肥料種的西紅柿每斤貴幾毛錢,還是大受消費者喜歡。”他告訴姚建益和陳建章。
姚建益在品嘗了這種西紅柿后,都驚喜地說“吃到了小時候的味道”。
當然,重點還是考察海藻肥的功效。
說起這個,綠園合作社理事長笑得合不攏嘴。
“新型海藻肥不但彌補了傳統有機肥施用量大、肥效慢的不足;而且,還能顯著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
研究顯示,太陽給大地送來光的能量,植物接收量只有1%左右。再加上大棚的影響,太陽光照又被阻隔掉了30%,造成了溫高光低,所以大棚果蔬往往味道不好。
“不用補光,施用新型海藻肥就可將光能的轉換效率提高,使植物的接收能力達到35%,既能增產又能提質。”綠園合作社理事長說道。
面對姚建益懷疑的目光,陳建章確認道:“新型海藻肥不僅具有光能利用的獨特性,還具有無機肥的速效性、菌肥的生物活性、微量元素肥的多效性、增強植物抗逆性等特點……”
一邊的綠園合作社理事長笑瞇瞇地附和,施用新型海藻肥后種植的西紅柿,維生素和可溶性糖含量都有明顯變化。
在臨走前,綠園合作社理事長更是拉著陳建章,詢問新型海藻肥的價格以及何時投放市場,因為經常會有農戶到試驗棚參觀學習,也希望施用新型海藻肥云云。
……
參觀完海藻肥在大棚蔬菜種植的應用后,兩人又來到了嘉谷的水稻育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