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加爾湖的水量如此巨大,也是因為它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它的地質構造非常奇特,是一個地殼斷層湖泊,其最深處達1637米,又被稱為“世界之井”。
齊政不禁泛起一絲微笑,深一點更好,更有利于他悄無聲息地“調水”。
“六金六筑陣(四階)觸發,主金土兩系,范圍:方圓一千公里。效果:凝脈,聚礦。能使地脈凝結,生金煉銀。”
這個可以用來“生金礦”的靈陣,第一次被齊政運用,卻是被用來——“造水管”。
如果有人開天眼,可以看到,在地下100多公里深之處,泥土被不斷壓縮,無聲無息無振動,一條圓形“管道”就慢慢擴展出來。
靈陣之力下,泥土被壓縮至凝固,逐漸變為石壁,隔開了其他咸水層或石油層等各種各樣的“雜質源”。
這條“水管”橫穿同樣極度缺水的蒙|古,直達——我國西北。
沒錯,開發西北的土地資源一直被齊政記在心里。地廣人稀的大西北,只要有充足的水資源,再造一個“塞上江南”不是難題。
荒漠又怎么樣?只要有水,照樣能變成綠洲。
其實,靈陣突破到四階后,理論上從東部大海“調水降雨”開發大西北,更為便捷——直線距離更短。
但西北地區本就是因為氣候和地形的原因,幾大海洋暖氣全都無法進入,導致了降水稀少,造就了西北干旱的事實。
稍微增加降雨還好說,大規模地改變氣候……有句話咋說來著——“事出反常必有妖”。
嘉谷一開發,氣候就突變,而且是沒有道理的突變……這不是將自己擺上“切片臺”嗎?
相比之下,從地下將貝加爾湖的淡水資源引進來為我所用,無疑更加隱蔽和有說服力——深埋地下的水層,誰又能說得清楚呢?即使是沙漠,也都是有地下水層的。
更何況,修“管道”是一勞永逸的舉措。“管道”形成后,不用刻意調整,貝加爾湖淡水都將源源不斷地流向大西北。
不過,覆蓋范圍更大的靈陣,意味著布置起來更加復雜。
齊政要不斷根據地形,避開地下的礦產資源或污染層;尤其是在蒙|古境內,“管道”的深度更是達到200公里,而且與其他地下水層或油層交錯掩護,還有石壁的阻隔,更難被勘探出來——不用懷疑,某人就是這么小氣,絕對不肯便宜某個小國。
當然,這樣會造成落差,但木有關系。
“碧波清華陣(四階)觸發,主木水系,范圍:方圓一千公里。效果:清水,引流。能使泉水清凈,引流違行。”
這就跟石油或天然氣管道有點類似,在長距離管道輸送線路中,在輸送的起點以及重要點必須要設置壓縮機,用以為輸送中的油氣加壓,能夠讓其輸往下一線路——起引流作用的“碧波清華陣”就是“水管”的壓縮機,而且一個就足夠了。
“管道”還在擴展,也還沒有通水,齊政打算將管道修建至每年至少能為大西北輸送半條長江徑流量的規模,也就是說,每年能為我國增加幾千億立方米的淡水資源——這其實已經不能被稱作“管道”,而是一條“地下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