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滸苔都長瘋了!”聯合研究變異滸苔的海洋學家姚建益語氣莫名地對前來考察的齊政說道。
進入盛夏后,較高的水溫、充足的光照、相對平靜的風浪條件,嘉谷培育的變異滸苔仿佛被觸動了細胞快速分裂生長的閾值,真的是爆發式生長——現在滸苔養殖基地不到十天就能收割一茬。
“大量氮、磷營養元素的污染物質不斷排入海洋水體,造成的水體富營養化狀態,為滸苔的爆發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可惜變異滸苔的養殖規模還是受限于誘變劑的產量,無法迅速推廣,否則今年的綠潮可能都不會爆發了。”姚建益頗為可惜道。
齊政不置可否。
奧運前,魯省沿海的綠潮還是爆發了,但跟齊政印象中對比,應該說是有了一些積極的改變——爆發的時間晚了些,面積也沒有那么大。
要知道,在綠潮暴發之前,蘇北淺灘區大量紫菜養殖筏架為滸苔的早期附著提供了重要條件,水溫升高后,從滸苔筏架上脫落并成為漂浮綠藻的主要來源。
嘉谷上萬畝的變異滸苔養殖基地,不施加任何化肥,在富營養化的水體中一茬接一茬地瘋狂生長,通過“碧波清華陣”的引流,相當于一茬接一茬地消耗蘇北海域的氮、磷等富集的營養鹽物質,凈化了海水。
綠潮早期來源的營養物質被“奪”了,輸出的滸苔量自然也降了,綠潮爆發也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不過,只要沿海人們對水資源的不合理開發與利用不改變,沿海富營養化的狀況不改變,綠潮或赤潮爆發的威脅就隨時存在——除非像姚建益說得那樣,嘉谷的變異滸苔養殖能夠大規模推廣。
但能否大規模推廣,一看繁殖誘導劑的產量,二看收益投入比。
“變異滸苔的開發利用研究進行得怎么樣?”齊政問道。
姚建益精神一振:“頗為順利,除了用來生產綠肥,我們經過多次研究探索,采用水熱液化工藝,將變異滸苔成功轉化成了生物質油。”
“生物質油雖然是一種低級燃料,但還可以經過進一步精制得到不同級別的生物質液體燃料或化工產品,不過這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齊政有些驚喜,但還是擺擺手說道:“先說說綠肥的生產應用吧,集團有個大計劃,需要大量的有機肥!”
這個大計劃,就是沙漠大開發了。
即使有了水資源,想留住沙子并在沙漠上搞綠化,難點多多。
齊政試過,在沙漠里用力握住一捧沙子,即便拳頭攥得再緊,最后這些細得像粉末的沙子還是會從指縫間緩慢溜走,這無孔不入的沙子想要被固定住,絕非易事。其次,沙子的流動性很強,用手在地上刨個坑,一陣風刮過,地上的坑便不見了蹤影。如果沒有有效的改善土壤辦法,想搞農業開發簡直是笑談。
真正適合農業開發土壤是有生命的。
每一方土壤中,應該含有眾多的細菌、微生物和土壤動物,它們依靠植物而生存,構成了一個富有效率、彼此依存的生命系統。
同時,土壤中的基本礦物質保存完好,可溶性物質也不會被雨水帶走,因此土壤能保持著團粒結構——對于農作物的生長來說,沒有比這更好的家園了。
有機肥就是改良沙土的一大利器——相比于化肥,有機肥能提供更全面的營養物質和功能微生物。
姚建益也大致知道嘉谷這個堪稱瘋狂的計劃,有些興奮道:“海藻肥的生產應用已經比較成熟,我們研制出精制海藻肥、微生物海藻肥、復合海藻肥等多個品種。而變異滸苔的瘋狂生產,也使得海藻肥的生產成本大為下降……可以說,這是一條絕妙的將營養物質從富營養化的海水里,轉移到貧瘠的沙漠里的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