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濃厚的大霧不知何時而起,滾滾而來,蔓延至整個綠洲,真正是伸手不見五指。
第二天一早,仍可見大量的霧氣,直到太陽出來,才慢慢消散。
但環顧綠洲,無論是牧草,還是沙柳、梭梭等樹葉上,就像蜘蛛網在雨后結滿水珠,起霧的時候空氣中潮濕的水汽在莖葉上凝成水滴,流入沙里,水就這樣被它們“捕獲”到手。
雖然沒有降水,但得到霧水滋潤的植物,在陽光下生機更盛。
朱振伏難掩驚詫地問魏明:“這種大霧天,經常出現?”
魏明搖頭:“不經常,也就隔三差五來一次吧。”
朱振伏……
這還不算經常啊!感情在你心里是天天都出現才算“經常”是吧?
朱振伏還是不敢相信,但是……
幾天后,果然,大霧如期而至,由濃濕霧形成的露珠以霏霏的粉狀飄落下來。
再幾天,這次不是水霧了,大雨驟然降臨,他仿佛聽到了植物們吸收水分時發出的歡呼聲。
魏明補充道:“哦,對了,下雨的時候沒有霧水!”
專家們……屁話,誰不知道啊!
第二天,朱振伏陷入了深深的迷惑。
這樣的情景,讓他想起了利馬和阿塔卡馬沙漠。前者是世界有名的“不雨城”,終年少雨,但在冬季卻多濃重濕霧,空氣中甚至彌漫著懸浮的小水滴;后者是世界“旱極”,但在沙漠的海岸區,時常會有一層大霧彌漫。
但是……“兩邊所處的環境也不一樣啊!”
不應該是水分蒸騰作用強烈,水汽隨風而去嗎?怎么越熱,蒸發越強烈,霧水就越濃厚?這簡直顛覆了他的認知。
他抬頭望天:“這氣候改變不科學啊,難不成天上有個防護罩不成?”
他不知道,這隨口一說,恰恰接近了真相。
天上可不是有一個無形的防護罩——“五斗**陣”嗎?蒸發的水汽,被截留后,達到一定濃度后便會冷卻凝結形成水霧,飄向沙漠。憑借著大量的水霧,即使沒有降水,生活在沙漠中的生命也得以維持生存。
魏明聳聳肩:“科不科學我不知道,但我知道,這樣改變了的氣候,開發沙漠農業簡直大有可為!”
看著一臉得意的魏明,饒是朱振伏,也覺得人家說得對……
就在專家們進行氣候改變的“科學”研究時,魏明收到消息,嘉谷農業的謝開濟、嘉谷農牧的李東亮,齊聚騰格里沙漠。
他不由得嘀咕,兩位大佬齊至,是有什么大計劃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