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時,一部紀錄片《舌尖上的大米》在央視紀錄頻道播出。
雖然不是在黃金時段,但憑借著獨特的魅力,收視率居然越來越高。
《舌尖上的大米》一共分為五集,以不同地域的大米為主線,講述了大米背后一個個真實的故事,以貫穿全篇的人文情懷,凸顯出了大米的傳承與變化。
——第一集:仙茗大米,道法自然。
在岷省南開市,靈山秀水,大地膏腴,耕者輕歌,秋風徐來,金稻漣漪,粒粒初米,如玉無暇……這是天賜之米。
有患癌的老農,堅持用自己的雙手守護著仙茗大米最純正的味道,卻戰勝了死神;有到此旅游的外國游客,面對著一碗散發氤氳香氣的米飯,不由自主地吞咽口水,吃下第一口,像貓一樣瞇著眼睛露出滿足的表情……
——第二集:黃金葵大米,幸福收獲。
在淮南,富硒的土地上,滿眼盡是金穗穗的稻谷,汲取大地精華。黃金葵大米具有天然富硒特質,可以抗氧化、抗衰老、提高人體免疫功能。
農人收割稻谷,當金黃色的稻粒從機器下緩緩流出那一瞬間,那種收獲的感覺,讓人心情愉悅。這個時候,“幸福”二字寫在每個人的臉上……
——第三集:絲苗米,家鄉的味道。
在越省,細長粒的絲苗米,來自古老的野生種群,被礦泉水質灌溉滋養,從一顆種子,幼苗,秧苗,最后成長到成熟的香稻。
對于大米,不管你身在海角天邊,不管你吃慣了大魚大肉,或許都有著一種執念,誰都不能忘記,一碗用家鄉絲苗米做的飯……
——第四集:稻花香大米,傳承與改變。
在東北,黃金水稻帶,黑黝黝的土地,適宜的氣候,賦予了稻花香大米綿香軟糯、回味悠長的獨特口感。一口厚實的大鐵鍋,一團燃燒跳躍的火苗,一碗質樸香甜的稻花香米飯,道出了中國數千年米飯烹飪歷史的精髓。
這曾是皇家貢米,如今進入尋常百姓的餐桌。土地,水源,時間,農民的故事,都藏在一粒米中……
——第五集:嘉秈大米,人生百味。
在南方,農藝師們數年如一日地培育出了最適合南方人口感的嘉秈大米。這不僅僅是一碗米飯,更是讓人流連忘返的特色大米美食:糍粑、米粉、米糕、包米果、燙皮、松糕……
生活遠不止一種味道,那些蘊藏在深處的香甜,只有用心體會,才會在你我身邊,歷久彌香……
……
優美的畫面、精良的制作加上濃濃的人情味,《舌尖上的大米》讓人感到了久違的誠意,觸動了無數人的味蕾,在口口相傳下,越來越紅了。
沒錯,這是齊政按照后世那部《舌尖1》紀錄片的模式,投資了近一個億,托老弟齊律組建了一個專業拍攝團隊,歷時近兩年,才拍攝完成。
五個大米品種,作為嘉谷大米的五大產品系列,全面覆蓋高、中、低端。“靈植”仙茗大米當然是作為頂級產品;黃金葵大米和絲苗米主打中端市場;稻花香大米和嘉秈大米將覆蓋中低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