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就能體現了先進入公司的話語權了。
雖然只是擁有其18%的股份,但嘉谷因此掌握了主動權。
嘉谷相當于邦吉最大優勢是什么?是國內的市場。
“巴西作為擁有豐富資源的國家,與我們中國的巨大消費需求有很強的互補性。我們希望通過桑特里薩公司,加強兩國在食糖貿易上的合作……”在嘉谷國際舉辦的酒會上,齊政對巴西官員們如是說道。
如果嘉谷是在巴西收購、租賃大面積土地,有掠奪資源,侵占當地農民工作機會的嫌疑,這些官員估計是另一副嘴臉。
但對于嘉谷國際收購糖廠,促進貿易,他們就樂見其成了,紛紛將“中巴戰略伙伴關系”掛在嘴上。
齊政搞定了巴西官方,鐘華志搞定了其他股東。
面對一個不差錢,同時還是股東,又取得了政府信任的競購者,其他公司陸續退出競爭。
即使是邦吉也沒有堅持——當然,齊政強烈懷疑它是因為并購對象太多了,根本不想浪費太多精力,因為后面邦吉連續并購了5家糖廠。
因為鐘華志提前做了很多工作,趕在12月底,嘉谷國際最終順利吞下了巴西第二大糖類和乙醇生產商,包括其加工廠、倉庫和收購甘蔗的渠道。
正如四大糧商控制南美大豆產業一樣,不買地種農作物,而是以訂單農業的模式向當地農民采購農產品,然后在物流環節、購銷環節上大做文章,獲取收益。
嘉谷國際通過對桑特里薩公司的收購,實現“借船出海”,在回避了政治和社會風險的同時,也在世界糧倉之一的巴西正式立足。
呃,當然,前提是嘉谷國際能消化掉桑特里薩公司近5億美元的債務,而不是被其拖垮。
因此,完成并購后,齊政的第一個要求是增加食糖庫存。
鐘華志不太理解。眼下市場受到巴西和印度新榨季產量增加的預期,使得糖價一路走低。收購食糖倒是簡單,但這是在賭后面糖價上漲?
齊政解釋道,按照戰略部的推測,明年國際的甘蔗產量極有可能達不到預期,從而推高糖價。
鐘華志半信半疑。
他是不知道,某人從不輕易賭,賭必作弊——明年糖價會因為氣候影響進入牛市周期,囤一波貨,起碼彌補一下桑特里薩公司的債務窟窿。
至此,整合了桑特里薩公司產能的嘉谷糖業,擁有世界主要產糖國澳大利亞的第一大糖廠和巴西的第二大糖廠,加強了在世界糖業上的地位。
并購果然是企業擴張的利器——嘉谷糖業從無到躋身全球糖業前三強,僅花了一年時間。
當然,收購一時爽,整合管理可不是一直爽。
鐘華志就痛并快樂著——他還要繼續留在巴西,負責桑特里薩公司后續的整合。
齊政就拍拍他的肩膀道:“老鐘啊,要早點適應這樣的節奏啊。你看我們今年,以并購始,亦以并購終。我估計啊,后面這樣的國際并購是不會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