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澳大利亞的蔗糖產業一般用蔗渣發電和為蒸汽機提供燃料,這是澳大利亞政府最支持的產業。
但在國內,沒有政府的補貼,這顯然是不經濟的。
國糧屯河和光明糖業的負責人對此還有些遺憾。
何勁松介紹道:“我們探索用甘蔗制糖產生的廢液制造有機肥還地,甘蔗梢用來養牛,牛糞入池發酵產生沼氣,沼液還田,即使是甘蔗渣也用來育菇……”
展現在眾人面前的,就是正在建設的一個中型養牛場;以及已經建好的育菇棚。
出乎眾人意料的,是育菇棚里已經開始種植蘑菇了。
何勁松解釋道:“在甘蔗渣、甘蔗梢中添加牛糞,經過堆積,發酵,翻堆,可制成適合姬松茸生育的最佳培養料。現在甘蔗渣有限,我們只是試生產……”
“松茸?”不少人大吃一驚,這里能培植珍貴的松茸?
“哦,雖然是一字之差,但姬松茸與松茸是完全不同的菌類,它又叫巴西蘑菇,價格比松茸便宜多了。”何勁松連忙解釋道。
姬松茸原產地就是巴西,后來被島國人證實,有抗癌、提升免疫力的效果,因而聲名大燥。
“有抗癌作用?那價格肯定也不會低吧?”有人不淡定了。
何勁松輕描淡寫地說道:“還行吧,按照我們公司培育的姬松茸品質,加工后價格大概在每斤150元左右。”
因為姬松茸的產地、品質、市場的不同,所以它的價格天差地別。當然,嘉谷培育的姬松茸,品質基本是達到了頂級,價格自然也是最高。
一個占地僅為0.2畝的菇棚,一年可采十茬菇,每年可產菇三千公斤,年產值四十多萬……看著眼前并排的上百個菇棚,眾人默了。
這哪里是育菇棚啊,簡直就是“金窩窩”啊!
都不用看其他項目了,單單是甘蔗渣作為原料培育姬松茸,就能看到,嘉谷糖廠的甘蔗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鏈,能帶來多大的附加效益了。
國糧屯河和光明糖業兩家的負責人心情莫名沉重。
何勁松沒有說,他們也不知道,除了傳統白砂糖、赤砂糖外,嘉谷食品實驗室還通過合作研發了精制糖、高端藥用紅糖、液體糖漿、低聚果糖等產品,準備謀劃著與日韓進口糖漿展開競爭。
就拿低聚果糖來說,市場價是普通蔗糖售價的三十多倍——一根甘蔗中可以“榨取”的價值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但兩家國內大糖企的負責人同時想到了,如果是像今年這樣糖業效益好的行市,他們和嘉谷糖業的差距,無非是賺多賺少的問題;但如果是往年那樣糖價低迷,行業虧損的情況,可能就是生和死的區別了。
畢竟,哪怕嘉谷糖業在制糖業務上同樣虧損,但在產業鏈的其他環節上是大賺特賺,霸氣地說一句,人家虧得起。
隸屬國糧集團的國糧屯河還好,光明糖業的負責人卻從來沒有如此清晰地意識到,未來的競爭,已經從產品之間、企業之間甚至供應鏈之間的競爭,升級為產業生態圈的競爭。
現在的問題是,面對嘉谷已經初具規模的產業生態圈,自己該如何戰勝他們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