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問題,從來就不是簡簡單單的行業問題,這在各國都是一樣的。
中國的養豬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每多一個規模化豬場,替代掉的可能就是成百上千家中小養豬戶。當下大型豬場投建的新聞貫穿年末,其實是少部分大型企業的狂歡,背后是更多養豬人的無奈。
大資本進入養豬業最好的狀態,自然是既保證了自身的利潤和競爭力,也保障了農民的利益,雙贏是最好的結局。
但是雙贏本身就是一個具備挑戰性的預期,對于資本逐利的本性而言,很難不讓人們心有介懷。
有媒體直白地指出,在生豬行情好的時候,大家都在賺錢,那什么事兒就都好辦了,即便有差異也是賺多賺少的問題。但是在行情低迷,大家都處于虧損的時候,農戶肯定是最大受害者,這些資本是否有能力或是愿意保護農民的利益呢?
沒有人能保證。
但從更長的產業鏈來看,嘉谷集團能給出實實在在的答案。
……
江右省,安源縣。
嘉谷推動組建的“桉樹-草藥”種植合作社正在召開分紅大會。
安源縣有嘉谷農牧最大的百萬頭生豬養殖基地,同時也是嘉谷農牧的中草藥獸藥的原料基地之一。
安源縣多山,合作社社員們在山上種植經濟速生林桉樹,在林下種植馬齒莧、龍膽草、金銀花等中草藥,由嘉谷農牧統一訂單式收購。
這是第三年進行分紅了。
隨著種植經驗的增加,桉樹林下的中草藥從去年開始逐年增產,每畝一年有3000-4000元收入;生長年限更長的桉樹也變得緊俏好賣,合作社社員們的收入開始水漲船高。
分紅大會上,千萬元現金堆積成了“長城”。
看到手里分到的一沓熱乎乎的現金,社員們都笑得合不攏嘴。
“今年工資領了3.2萬元,現在分紅又拿到了近3萬元。”既是合作社股東又是員工的社員無不樂開了懷。
“得感謝嘉谷養豬場啊!”社員們都知道,如果沒有嘉谷的技術指導、提供的有機肥等農資,還有最關鍵的訂單收購,他們根本無法靠發展林下經濟增收致富,甚至桉樹也還沒等到長粗就砍了,難以實現效益最大化。
……
冀省的鹽杉縣,今年則是第一年分紅。
在這個收獲的季節,空氣里都洋溢著喜悅的氣氛。嘉谷組建的“水稻-對蝦”專業合作社的院子里人頭攢動,合作社社員們忙碌了一整年,終于迎來了分紅的日子。
鹽杉縣與鄰縣的海星縣一樣,在嘉谷的推動下,挖池抬田,以漁改堿,進行了“上農下漁”的鹽堿地綜合開發利用。
合作社在低洼處開挖池塘,養殖對蝦;在經過淋溶的水田里種植“黃金葵”水稻,成功實現了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