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說就是,現貨價格波動幅度小,速度慢;期貨價格波動幅度大,速度快;可能現貨價格是下跌了0.1元/斤,但期貨價格是下跌了300元/噸都不止——同時經營相等數量期貨和現貨的話,可能你就因此破產了。
尤其像是國糧集團、益海嘉里這種不是純粹的糧食貿易商,而是集糧食收購加工一體化的糧食企業,收購體量更大,也就需要更強的對價格波動的敏感性和洞察力。
——起碼,你得判斷對期貨價格走勢吧。
當然,如果你無法判斷出未來價格走勢,最簡單的選擇就是,跟風成功者!
國糧集團和益海嘉里都不是對套期保值不了解的小玩家,倒不是說要完完全全跟風嘉谷,但將嘉谷的判斷作為最重要的參考——起碼在早秈稻期貨這個品種上,沒有毛病。
畢竟,嘉谷可是國內稻谷最大的現貨貿易商了。
多數糧食貿易企業因為經營特點所致,都不會自己設立倉庫,而直接使用租賃倉庫進行存貯。但尋找租借倉庫過程和租借倉庫的費用又會無形中提高了早秈稻的采購成本。
而嘉谷已經擁有了國內除了國儲糧之外的最完善的糧食貯藏倉庫體系,除了自產自銷的幾種精選稻谷品種,還大量收購普通稻谷用于現貨貿易——以早秈稻為例,全國每年產3000萬噸,國家收儲1500萬噸,剩下的嘉谷獨占三分一。
因此,早秈稻期貨掛牌交易之初,嘉谷就被鄭交所定為早秈稻期貨交割倉庫,參與不低于1萬噸的交割倉儲服務工作——不提交割庫業務為嘉谷新增倉儲費、出入庫費的毛毛雨收入,嘉谷自身交割起碼方便多了。
而除了國糧集團、益海嘉里這樣有期貨交易經驗的大糧商之外,真正的業內人也在密切關注嘉谷在早秈稻期貨上的動向!
他們中雖然參與早秈稻期貨交易的不多,但無不將早秈稻期貨當作了解稻米市場的一個重要窗口出——譬如說稻谷加工企業,在接受訂單加工大米前,可能會先根據期貨價格算賬,劃算了才會簽合同。
……
“動了,動了!”國糧集團風控部的反應最快,嘉谷金融部一入市,其交易員就捕捉到了動向。
“具體什么情況?”費期海立刻追問道。
“嘉谷金融部大手筆賣出9月早秈稻期貨合約!”交易員迫不及待地匯報道。
費期海皺了皺眉:“賣出合約?現在的早秈稻期價是多少?”
“在嘉谷入市前,早秈稻期價漲至2616元/噸;嘉谷入市后,增倉放量大漲,期價在2610元/噸一線震蕩!”
費期海的眉頭皺得更緊了。
當前國內早稻收購價格普遍在2200元/噸左右,2610元/噸的9月份早秈稻期貨合約價格,期現價差有點大啊!
當然,這也就意味著風險更大了。從投機的角度而言,賭對了固然會大賺,賭錯了自然也會大虧。
最關鍵的還是嘉谷的選擇——賣出期貨合約,也就是說嘉谷對早秈稻期價走勢的判斷是趨跌,而這與市場上的風向完全相反。
起碼說明了一點,嘉谷認為現在的旱情對南方的水稻生產影響不大,更直白來說,嘉谷判斷天氣有望迅速好轉。
費期海好想揪住嘉谷金融部的負責人問一句,嘉谷究竟有何依仗,認為旱情會緩解?